1)33,咱村北面那块地咋办!_瞎眼五年,大明成日不落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湛坐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

  “那老爷子您跟村里的乡亲们商量商量不要北面那块地了不就得了。”

  话音刚落,朱元璋的眼睛都直了。

  “那咋成!那是老祖宗留下的土地!”

  “一寸都不能让给他们那帮狗日的!”

  “那你就自己把家搬过去啊!”

  秦湛话音一落,朱元璋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而后秦湛从躺椅坐起身来,端起酒杯在继续说道

  “老爷子您儿子这么多,将来孩子们大了总得盖房子吧?”

  “而且你是村长,村里肯定大事小情的,总有人去找你。”

  “你直接把你家给搬到北面去,这不就得了?”

  “首先你儿子多,其次,你搬到被北面去之后,村里乡亲们找你的时候,就得往北面去。”

  “而且北面发展空间大,用不了几年,你再看吧,绝对不止你一家搬到北面去的!”

  “光有片地算什么?你现在你们村实力强,他们自然不敢放肆。”

  “但是你能保证你们村一直能压着他们村吗?到时候村北的地,没有你们村的人,是哪个村的还不是由着人家说了算?!”

  “只有你们村的人也过去住了,那这块地才能永远算你们村的!”

  秦湛这么说,其实也是在打别的小算盘。

  因为自己就是在华夏的最西南支教的,这个山村如此偏僻,估计都快过了边境了。

  秦湛想要忽悠着老黄往北搬家,整个村子将来也会向着北面发展。

  只要这个村子向北发展。

  总有一天这个村子会被外面的世界发现。

  想到这里,秦湛也不由得更精神了起来。

  “老爷子,您不是一直很尊重大明的皇帝吗?”

  “人家大明到最后不就直接迁都了?”

  “大明迁都了?!”

  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对啊,朱元璋他儿子迁的都嘛。”

  “而且迁都的好处多了,你想啊,京营每个月得开饷吧?边军也得开饷。”

  “但是迁都之后,可就不一样了,京营直接就扎在边关。”

  “只需要养京营就是了,京营既是边军,也拱卫京师。”

  “最后还落下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名。”

  朱元璋在一旁听得眼睛都直了。

  大明确实是实行军户制度之后,朝廷减去了一大笔军费负担,但是九边的边军跟金陵的京营却一直都是朝廷拨银供养的。

  原因无他。

  这俩地方压根就没有那么多的土地供养这几十万大军,而这两个地方又不能没有兵马。

  因此只能是由户部掏钱,而这笔钱在大明每年的岁入里,就几乎是最大的开支了!

  “秦先生,可是那大明的时候,北面不是也供养不起京师,需要从江南调粮,每年这不一样也是一大笔开销吗?”

  秦湛在一旁摇了摇头说道

  “凡是必有利弊,做事情无外乎就是权衡利弊,整体看,大明迁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