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43_撩然于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一张矮桌,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话仙。周末没事还会开车去山上(金榜山、云顶岩都是很经典的去处)泡茶。不过山上多半是有一块空地,边上会有一户人家提供桌椅、茶具和开水,只要花上小几十,一群人就可以安安心心的从三点话仙到太阳落山。

  (厦门人真的好爱话仙噢

  嗯这个时候,带点红发的茶点总归是不错的选择啦。我妈最喜欢芝麻酪。不过这类茶点一般都很上火,所以才要配茶。

  11.八市口无名麦奶

  浮屿大同鸭肉粥之前介绍过了,不再重复(但是大家记得点根油条浸到汤里吃噢!)。

  这家八市口无名麦奶,只卖麦奶和花生汤,还可以让老板娘给你敲个蛋进去。两种汤都是很经典的甜汤,但是我比较淡口味(我是只能喝无糖奶茶的人呐),所以会觉得有点甜。但是冬天早上热乎乎的来上一碗(一定要敲个蛋!),可以幸福一早上~

  剩下的店我都没吃过。我其实是很恋旧的人,喜欢上一家就会一直一直吃下去。所以沙茶面我都会去四里,面线糊我都会去双宏,姜母鸭我都去王建国。同类型的店我并不愿意不断去尝试。不一定是因为我推荐的这些店,已经是独孤求败、好吃到升天。

  因为其实在我心里,食物带给我们的体验,一定不是仅限于食物本身的。有些店,是我爸爸妈妈从小吃到大的,我第一次去当然也是爸妈带着的。比如双宏,八几年我爸爸刚开始工作时,就时不时会去吃上一顿。后来我爸在的那家公司倒了,他换了一家公司,却已经认准了这个口味。哪怕需要驱车穿过大半个厦门,也在所不惜。所以每次回家,我都会觉得不来吃一次,人生就不完整似的。坐在店里,要一碗面线糊,要一根油条,撒点胡椒,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简陋的店里,有我这种特别爱吃面线糊的肖年,也有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来说“这家爸爸妈妈从小吃到大噢,爸爸教你,油条要浸到汤里吃。诶,啊你怎么把林北的汤都吃光了!”,还有专门从周边城市开车过来的,“跟你说,这家在厦门很有名诶。”听到这些很熟悉的口音,吃着面线糊,抬起头我爸问我“要不要再加点什么料?”,我就觉得超级无敌幸福的。

  所以评论里那些说“阿,要是来厦门之前有看到就好了”的小伙伴们,我相信你们在厦门,已经创造了属于你们的体验和美好回忆。不管你去过的那些店,好吃不好吃;你们看到的风景,好不好看;你跟你的男女朋友,是不是去完鼓浪屿就分手。。。那都是属于你的最珍贵的回忆。而对我来讲,其实真的有些我推荐的店也不见得就能让你一吃就能像吃到小当家的料理那样整个世界花都开了。只是,若你们能从这些店里体会到那种藏在街头巷尾的、平淡的厦门味,那我也算没白写了。

  ========以下原答案======

  之前看到有说到厦门不要在鼓浪屿吃的,我来替那位展开好了。

  注:以下都是我个人口味,对食物的偏好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大伙儿要是来厦门,可以多问问当地人的推荐~

  鼓浪屿的张三疯潘小莲王小姐,貌似是一个老板。它们卖的是情调,不是食物。

  喜欢吃馅饼的,请移步汪记馅饼或者babycat私家御饼屋。

  喜欢吃椰子饼的,请移步厦门岛上在开禾路附近的阿吉仔。

  喜欢吃大排档+海鲜的,请坐上BRT移步集美海边的各类由渔船改造而来的大排档,便宜、新鲜,还可以面朝大海不怕被晒。岛内的洪文也有很多,质量就参差不齐了。

  喜欢吃芒果冰的,请移步禾祥西路两家最正的斯莉美。

  喜欢吃沙茶面的,排不到乌糖的话湖滨四里(总店无敌谢谢)四里沙茶面才最接地气,顺便他家猪脚面也不错吃。

  喜欢吃土笋冻的,我一直觉得安海的好于厦门的,毕竟厦门不是土笋冻的发源地。

  喜欢吃面线糊的,我一直觉得酒店里的和街边巷弄里的面线糊是完全两种不同的食物,更喜欢街边巷弄的请移步豆仔尾路的双宏。

  喜欢鸭肉粥的,其实人家最正宗那家是叫浮屿不是叫大同啊!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