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82回 买狗人出现_赵慎三郑焰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件事情,赵慎三自然是慌不迭的去办了。

  李书记托办的事情说来也简单,他让赵慎三替他去探望一下在凤鸣寺挂单的了悟大师,表达一下他对大师的惦念跟感恩之心。

  有人或许会想到,李文彬书记即便已经是封疆大吏了,微服出行去探望一个恩人,也不至于就会被人认出来引发不测,青天白日的,哪里那么多刺客呀?

  其实有这番理解的人还是不明白高阶层领导们的不得已,他们实实在在是没有这种自由的。部级干部出行的安保跟陪同都是有定例了,哪里会随心所欲的说微服私访就微服私访?

  更何况这是去看望一个出家人,虽然信仰不受限制,但省委书记去看一位和尚还是太过骇人听闻了一点,如果被八卦记者贴出来了,可就成了惹人猜疑的大笑话了

  。故而,虽然李文彬听说大师近在咫尺,也想去见一面,却实实在在的不得已。

  赵慎三之所以会在省城,是因为他白天带着黄天阳去了卢博文办公室,把黄天阳正式介绍给南州市商谈合作事宜。卢博文是一个很务实的领导,当即就叫来分管机械工业的副职跟南州机械的负责人一起召开研讨会。这时候赵慎三的使命就结束了,他刚回去就接到了李书记的电话,当即就去凤鸣寺了。

  也许是城市越大,信仰之于人的信服度越低,凤鸣寺虽然在大都市近郊,香火却并不旺盛,寺院的规模也不大,甚至还比不上被大顺昌改扩建后的云山寺。前后只有两重院落,第一重就是天下寺庙大多都有的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释迦摩尼佛,后面一重就是僧人的住处以及客堂、乡积厨等生活场所了。

  近年来为什么中国的宗教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状态,甚至西方的基督教已经越来越大份额的占领了国民的信仰。

  这种现象当然可以用改革开放之后,中西方文化广泛互动,西方文化流入的同时,宗教信仰一类的概念随之涌入,对西方事物怀有极大兴趣跟模仿心理的人率先信仰了基督教,对那个中国人从来没见过的上帝抱有无比的虔诚,可能觉得生不能移民,去世后能够进入上帝开辟的天堂,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

  以上观点自然是有失偏颇,甚至是有些歪曲甚至是仇视西方文化的人普遍持有的观点。公平来讲,信仰是自由的,无论任何一种宗教文化,都是引人向善传播正道的,无论信什么,只要能够给浮躁的、矛盾的心灵带来一片安宁,给现实生活中短期不能实现的目标找一个寄托,也就达到目的了。

  虽然如此说,但是咱们泱泱大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本土道教文化,跟唐朝时期无比鼎盛的、虽然也来自国外,但经过中华文明的陶冶,已经融入中国人血脉的佛教文化为何越来越式微呢?说起原因,可能专家、评论家、历史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学者会口沫横飞莫衷一是,各种理由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手机用户请浏览八六中文网()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