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0【国家法统】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渊调离,可以放心大胆的清田,等军队回京估计都已经清完了。

  就是制作户籍有些头疼,土著的姓名全靠音译,而且没有音译标准,一眼望去脑子都要看晕。

  “仲德,你总算来了。”王渊高兴道。

  王崇说道:“陛下,军户及家属,第一批只带来五千余人。”

  王渊笑道:“没事,慢慢来。你既来了,便召集众人议事。”

  这破国家,不但王宫残破不堪,连正式的政府办公地点都没有,以前天竺棉会是强占民房和神庙办公。

  议事之人,除了王崇之外,还有方灵犀等物理门徒,吴汝霖等王家的家生子,军中将领因为有任务在身都没到场。

  王渊把印好的小册子发下去,笑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建国自有章程,诸位且先看看。”

  王崇接过小册子一看,封面写着《天竺国钦定宪法大纲》。

  宪,此字有诸多含义,即:法度,典范,历法,方法,效法,思考。

  众人瞬间明了,这是一份类似《皇明祖训》的玩意儿。

  王崇翻开只读了序言,就立即表情严肃起来。

  一个国家,为什么能成为国家?

  一个国王,为什么可以具备法统?

  《天竺国钦定宪法大纲》开篇八个字写道:“天生万民,以为华夏。”

  天是一切的造物主,天之子民即华夏民族。

  “三皇五帝,缔造神州。周武秦王,底定天下。”

  我们文明的起源,是三皇五帝开创的。我们的国家观念,是周武王和秦始皇建立的。

  “天下几何也?古止有中原之地。百代先贤,筚路蓝缕,而及秦晋、齐鲁、荆楚、巴蜀、吴越、云贵、两广、河套、西域、东北。今之天下,旷有四海,而无华夏生民所居。今大明中国昌盛,百姓繁衍亿兆,地狭而人多。华夏之民何以生息?海外之地,乃天赐矣!”

  一个国家,需要有国民意识。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共识。

  否则就是茫然的,人心难以团聚,国家也失去法统。

  中国的皇帝不需要考虑太多,因为国家民族共识早就形成了。无非天赋皇权,皇帝是天之子,受命于天而统治万民,因此皇帝和百官上朝的地方叫“奉天殿”,大明皇帝叫做“奉天承运皇帝”。而老百姓的集体共识,则是“敬天法祖”,敬畏上天,尊奉祖宗。

  另一个时空的美国,其国家民族共识如下:上帝把美利坚之地赐给清教徒,美利坚是上帝应许之地,美国是上帝应许之国。

  因此,不管美国早期移民,在北美干了多少坏事,那都是上帝所允许的,而且是上帝所鼓励的。美国称霸全球,到处惹是生非,那也是上帝的旨意。因为美国乃上帝宠儿,美国人需要把自由民主的精神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王渊拉一票人来天竺建国,可他需要法统,需要一个国家意识,否则就是得国不正。就算是他手下的大臣,心底也认为自己是大明子民,而非这劳什子的天竺子民。

  因此,王渊必须获得建国的合理性。

  即天生万民,有了华夏民族。华夏民族,本就应该拥有天下。

  古代的天下,只有中原九州,有了历代先贤的艰难创业,天下扩大到巴蜀、荆楚、吴越、云贵、两广、西域、草原和东北。而今,大明的人口已经爆炸,中国容不下那么多天之子民,于是就让人们发现了地球,海外之地皆为天赐之地。

  今后,华夏民族的起源之国为中国,中国皇帝是天子。但是,天子只能管中国,其余子民有义务,为华夏开创更多领地,建立更多国家,让天之子民拥有真正的天下。

  这就是王渊的建国初衷,也是王渊建国的法统所在。

  名不正则言不顺,王渊首先要让自己名正言顺,同时给自己国民一个奋斗目标和集体意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