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章 第1章_走八千里的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穿着而自卑。

  又同样怕李月家人以为她是嫌弃李月,就没提。

  李月的手触及到饮料瓶上的温热,有些心动。

  再加上一再拒绝确实让人看笑话,就接了过来。“谢谢虞老师。”

  多说无益,虞恒浅笑着摸摸她干枯发黄的头发。

  对面座位的人忍不住好奇问她,这是您学生?

  虞恒点头,只是承认了她们的师生关系,没有聊更多。

  住在深山里四年,手机信号还要跑到高处才有,她慢慢就有了不玩手机的习惯。

  当时就拿出了书,像李月一样看了起来。

  李月是虞恒在贫困山区支教的地方带出来的孩子。

  她学业优秀极为聪慧。

  做了四年教师,出于惜才。

  她不愿这个天才般的孩子,埋没在这无人知的深山里,就和她的家人商量了下。

  李月上有哥姐,她是老五也是最小的妹妹。

  上面四位都因为贫困早早下学。

  家人也知道只有知识能带他们走出这重重大山。

  所以对于李月,是一家人狠下心扎紧裤腰带甚至借着钱来供的。

  可拼了命,穷就是穷,困难就是困难。高三只上了半年,就实在供不下去了。

  一家人,认命了。

  辍学回家后,因为上学时间长的关系,比别人家的孩子都大些,暂时没有媒人来介绍。

  这种条件的孩子,能认个字就不错了,很早就被安排嫁人了。

  像李月这样能上到高三的,少的近年几个村就她一个。

  无事时她就每天放放羊,下地里帮忙农活,或者做饭。

  李月学业优秀村里人都知道,要不然也不会借她家一点钱。

  现在她求学路走不通,众人就想着李家不缺小姑娘这一个苦力。

  不如让她教孩子认字,给老师们减轻些负担。

  愿意来这里支教的人太少了,只有虞恒和另一个不怕苦的刘梅。

  她无父无母,单纯想以薄弱之躯回报社会。应该会长久地呆在这里,听说和这里的一位小伙已有情愫。

  深山里的孩子不算少,两个人轮着也是累,有了李月后轻松了不少。

  高三的题复杂多变,毕业许多年了,现在让虞恒和刘梅去做,都不一定答对,更别说去教李月了。

  所以李月的遭遇,除了心疼无奈也没有别的法子。

  虞恒和刘梅是支教人员有补助,可李月没有,什么都没有。

  还好李家人良善,因为李月上学乡亲们都给了一点钱。

  说让李月教识字而不还钱不合适,毕竟不是每家都有在上学的孩子。

  最后李家人说着,只当是回报乡亲们的帮助,钱还是要还的,大家都难。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李月教不了太久。

  山区不上学的姑娘,是要早早嫁人的。

  虞恒支教时间已经有四年了。

  因为李月聪慧的关系,普通话也说的还可以,去了大城市也不会被人笑话。

  她有这想法后不敢先给李月希望,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