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造畜_穿入聊斋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股牙渣子味道,张文墨别提多恶心了,可只能忍着。

  好在葫芦僧话不多,给的又确实是良策,张文墨心领神会道:“法师在此静养,事成之后,还有厚谢,弟子先出去安排,告辞!”

  说着,匆匆离去。

  ……

  朱家!

  朱律回到家后,把王宵高中案首之事向父亲朱振棠道出,末了,叹道:“想不到啊,竟然是此人得了案首,他王家本已落至悬崖边缘,如今却柳岸花明啦!”

  朱振棠沉吟道:“当年我与王经纶,也算故旧,他的儿子有了出息,我也为他高兴,他们家背了巨债,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明日去县学,你碰到他,可告之,我家愿向他家的工坊入股。”

  “哦?王家只剩一个空架子了,为何还要入股?”

  朱律不解道。

  朱振棠道:“入的不是他家的工坊,而是王宵这个人,王宵能一鸣惊人,可见不俗,而咱们家这么些年来越发兴旺,靠的是什么?是人呐!

  王家困难,工坊只剩了一个空架子,这是好事,花不了多少银子,既交好了他,又能向他家的债主传达出有我朱家为他撑腰的意思,缓一缓燃眉之急,他能不感激?

  倘若他将来发达了,这就是香火情份,就算泯然于众人,我家也不过亏了千把两银子而己,做生意谁敢保证笔笔都赚?这点银子难道亏不起?”

  “父亲高见,那咱们家最多能出多少银子,又要几成股份?”

  朱律问道。

  朱振棠道:“两千两,三成股份,不能再多了!”

  “行,孩儿明日找机会与他说说。”

  朱律点头应下。

  王家的几个债主也聚在了一起。

  余海白白胖胖,抿了口茶,叹道:“王经纶生了个好儿子啊,居然中了案首,我算是琢磨过来了,他家哪有什么外账未收,分明是那小子拖延时间,以参加春闱。”

  胡清迟疑道:“也算是有种了,还被他考中,那咱们这账……”

  “要,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凭什么不要?”

  方明立刻接过来道:“不过这小子是个天生的读书种子,咱们不必操之过急,谁家也不差那点银子,是不是?

  不如等到府试过后再说,他若中了秀才,欠咱们的钱可以再宽限宽限,若是中不了,一个屁童生能顶个屁用?”

  “不错!”

  余海附合道:“确是这个理,咱们吴江难得出个读书种子,作为桑梓乡亲,自然要爱惜,不可被别县的人看了笑话,这样罢,咱们改日备些薄礼,上他家去祝贺,敲打敲打,让他有个数,如何?”

  “好!”

  “余员外确是老成之言!”

  众人纷纷点头。

  ……

  当天晚上,王家大开筵席,街坊邻居们拖家带口,前来赴宴,席中少不得对王宵夸赞一番,连带李氏也被比作了邓艾之母。

  邓艾幼丧父,以放牛为生,是他的母亲将他抚养成人,并教导读书,才有了日后的成就。

  也有不少人错着酒劲,要把自家的闺女许给王宵,王宵自是敬谢不敏,事实上他也知道是不可能的,自家还背着一来一回十万两银子的巨债呢,谁会往火坑里跳?

  次日一早,王宵去往县学。

  今日气氛,格外轻松,三十名学子,面带笑容,随意攀谈,考中童生,就自动入了县学,在场诸人都有同学之谊。

  当然,县学没什么好教,除了教谕是举人出身,教习都由屡试不第的秀才担任,这些人早已消磨了志气,领一份银子,出一份力,不会深入解析经义,只起到蒙学的作用,因此童生通常不会来县学学习,只有考中秀才,入了府学,才会有聆听名师圣训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