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63章 这群老翰林们_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些升斗小民也就算了,可他们偏偏还都是士子。

  倒不是说升斗小民就能欺负了,而士子顺天府就不敢动。

  而是因为谁也保不齐这些帮着闹事的士子中,哪个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达官显贵。

  到那时候,若是找上顺天府来寻仇该如何?

  也不是说顺天府怕他们,着实是闹起来太难收场。

  不是有那句话嘛。

  不怕狗咬人,就怕狗旺旺。

  有事没有的找你顺天府点麻烦,犯不上啊!

  当然,若是这些士子们闹事,顺天府肯定会严办的。

  但这种来自士子们的压力,还是要比抓几个勋贵来的更大。

  但今年这次,燕京城的这些个捕快们可算是松了口气。

  这些士子们都窝在自己的住处,闷头写着什么文章,一个个可来劲了。

  而燕京城的百姓们,也是对新朝报这个专版很是喜闻乐见。

  这些个年轻的士子,虽然年纪不大文章写的也很稚嫩,但朝廷的大臣们并没有因为这样,就轻视了他们的文章。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士子可都是大契的未来!

  各种奇思妙想,各种不同角度的看待,都出现在了新朝报上,大家都很满意。

  当然,除了翰林院。

  郑景这会儿已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三天三夜了。

  他这才刚刚动手写了起来。

  《重商方针,经济拓土》

  这是郑景写出的文章题目。

  同样,这也是他对南洋政策的理解与总结。

  为了这篇文章,郑景在昭文馆中翻阅了大量的文献。

  他在阳子居一脉的学术中,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支柱。

  郑景的文章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经济在某种角度上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对周边较为贫困的地区,那是有很强大的吸引力的。

  繁荣的大契皇朝,对于诸多的番邦属国来说,在文化和经贸等各方面都是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

  朝廷完全可以通过这种影响力,来操纵这些国家。

  郑景提出的重商方针,就是将整个大契看做成为一个整体,将大契作为一个大号的商行,对这些周边的国家进行贩卖。

  郑景认为,贸易的根本就在于出口应该大于进口,这就是所谓的顺差。

  若是进口的商贸大于了出口,那就是逆差。

  大契现如今完全有实力对全世界提供商品,那么如此一来的话就会有大量的金银从海外流入到大契本土。

  这样也会让大契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顺差,完全可以提高大契的繁荣度,同样也是一种增强国力的办法。

  郑景的建树,可谓是头一次将朝廷扶持工商业的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政策的层面上。

  他认为,经济贸易和战争也可以是一样的,都能给大契带来巨大空前的利益。

  郑景把这篇文章写完,之后又仔细的校队了很多遍,这才投给了翰林院。

  此时,翰林院中灯火辉煌。

  这群老翰林们正坐在灯火下看着稿子。

  翰林院的官舍刚刚修缮过一次,这还是因为方景偶然间走到翰林院,见此处实在是太过简陋,这才下令让工部修缮的。

  如今这翰林院,可以说是雕梁画栋,气派的很。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