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8章 番外:香港_重生之我要冲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九龙楼凤,也不能怀疑我跑路!”

  “嘘!”

  中年人叫孙乐,赶紧制止他,声音压得更低:“不要乱讲话,如果在几年前,就凭你刚才那句话,就没你好果子吃!”

  “谢谢提醒,我省得。”

  姚远没抬杠,点了点头。

  孙乐获得了很高的情绪价值,听劝的靓仔才是好靓仔。

  过了一会,姚远又问:“今天不是开全体大会么?就这么几个人?”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我们制片部很风光的,后来走的走,退的退,就这几位还是廖先生亲自挽留的,新人也招不来……说起来,你是长凤新今年唯一一个新人啊!”

  孙乐叹道。

  长凤新,指香港三家左派电影公司,长城、凤凰、新联。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内地电影人南下,开拓了这片荒芜之地,他们多采取师徒制,一代传一代,这为港片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直接造就了80-90年代的黄金十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又派了一批电影人驻扎港岛,因为香港是一个对外窗口,需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这批人成立了几家公司,即左派电影,在60年代达到鼎盛,当时香港有国语片四大公司:长城、凤凰、邵氏、电懋;有粤语片四大公司,新联、中联、光艺、华侨。

  左派占其三,实力可见一斑。

  长城主要拍社会写实类的国语片,凤凰主要拍喜剧国语片,新联则是走粤语片市场。

  后来,上有港英政府的苛刻审查和迫害,下有以“港九电影从业人员自由总会”为代表的电影围追堵截,外部还有台湾禁令,举步维艰。

  而影响最大的还是大陆,长凤新被认为是“执行文艺黑线的产物,在港澳及海外大量放毒”,所有人员都要分批到国内学习,创作上要求以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为主,院线必须放映《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

  这导致创作萎靡,人才流失,将市场拱手让人,前期积累的1000万盈余也变成了亏损。

  这时,香港电影早已翻天覆地,李小龙横空出世又迅速殒落,许冠文加冕第一代喜剧之王,邵氏、嘉禾双雄争霸,商业价值占据主导。

  左派公司建立的优势消耗殆尽,这两年也拍了几部片,票房都是倒数,等于是百废俱兴。

  姚远坐了一会,从外面进来一位年近60的老先生,容长脸,戴着银边眼睛,气度斯文,正是新联公司的总经理,廖一原。

  他祖籍广东,生在香港,记者出身,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当过《文汇报》的主任,1956年由新闻界转入电影界,很有影响力的一位人物。

  廖一原穿着一身西装,看了看稀稀拉拉的会议室,也暗暗叹了口气。

  “先说个事情!”

  他坐下来,开口道:“中央发来文件,廖公(承志)新任侨办和港办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