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浔阳楼见闻_南宋小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绍兴十一年,十月初三。

  一大早,孙山便离开了南康军地界,正式踏入了江州。

  沿着官道骑马北行,庐山的影子也逐渐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行不过半日,在那官道的尽头,一座城池已经隐隐显现,正是孙山的目的地江州城。

  江州(今九江)自古便是战略要冲,同时扼守鄱阳湖口与长江水道,如此地势附近自然是大军云集,南有南康军,东有兴国军,治下的湖口亦有水军长期驻扎。

  此时的江州城中,更是有一位军神在此闲居,此人也正是孙山此行想要拜访的人物。

  孙山二人赶到江州城南门外时,时辰刚刚过了正午,入目之处,可见高大的城墙堆砌齐整,显然是刚刚修缮过没几年。

  入城之后,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宽阔的街道上行人稀疏,本应是商铺林立的街道两旁,却只有空荡荡的宅地,破屋、残垣比比皆是。

  孙山知道,这必定又是一桩金兵屠城的罪证。建炎三年,金兵大掠而去,逃难的人回城之后,当时所看到的到底是怎样一幕惨象?有时人记之:“极目灰烬,所至残破,十室九空。”

  却说孙山两人赶了半日的路,早就饿得肚皮发瘪,想要寻个酒楼好好吃上一顿,可是两人牵着马走了很远,都没看到一家像样的酒楼,最后一路来到城北,街道上才算有了几分人气,两旁的店铺也变得多了起来。

  “咱们就选这家酒楼,你看如何?”孙山指着一家临江的酒楼,回头对萧玉真问道。

  “好!”萧玉真点了点头,颇为意动地说道:“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浔阳楼,早就听我爹爹说过,这家酒楼的菜品颇为不错,今天咱们肯定也要尝一尝。”

  两人说着话,就见酒楼门前跑过来两个迎客小厮,其中一个将两人手中的缰绳接了过去,另一个招呼着两人直接上了最顶层。

  孙山选了个凭栏的位置坐下,稍一扭头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江景。

  坐在楼上居高临下,收入眼帘的景色相当不错,此时汛期未过,水位直抵江堤,正午的江面上一片波光粼粼。旁边的码头里帆船林立、河岸边人车拥挤,可以说这一片沿江地带,汇聚着整个江州的精华。

  等了小半个时辰工夫,桌面上就已经摆了满满一大桌酒菜,黄焖牛肉、潘阳湖大鱼头、粉蒸肉、老母鸡汤……每一道都是浔阳楼的名菜,是按照萧玉真的口味点的。

  就这样,孙山一边用着酒菜,一边听着楼中客人的闲聊。

  不大的浔阳楼里,每天都聚集着不少江州城三教九流的人物,如孙山这般的外地过客也不少见。

  如此多的各色人等相安无事地聚在一座酒楼中,绝对是一幕极为有趣的场景,能聊起的话题更是五花八门。

  一群读书人正纵情谈论着有关浔阳楼的文人典故,几个生意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