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七章 出问题的青花瓷大业_南宋小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爆竹响过之后,孙山轻轻一拉手中绳子,红绸落下,露出了正门之上的匾额,顿时间,人群之中响起了剧烈的欢呼声。

  那匾额之上,写着四个大字“启明学堂”,正是这所学堂的校名,落款之处的人名却不是孙山,而是方德卿,这是由吴县知县亲笔题写的匾额。

  匾额是孙山花了百贯钱才从县衙里求来的,目的自是为了震慑宵小,这学堂动工的第二天,便招来了西山镇上的一群差役前来打秋风,孙山无奈之下,才被逼着想出了这一招。有现任知县的亲笔题名在此,无形之中必会为这所学堂挡去不少的麻烦。

  接下来是孙山的一场当众演讲,只听他讲得慷慨激昂,众人的情绪也被他带动起来,每到一段停顿之处,两百多名孩子都会挥舞起手臂,齐声高喊着:“校长!校长!”

  演讲完毕,众人转身往学堂走去。

  在一群师生的拥护下,孙山走在正前方,进了正门,主道中央竖着一块巨石,上面书写着八个遒劲有力的红漆大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大字,乃是由孙山亲自立下的启明学堂校训。

  “诸位看看我写的这八个字,好坏如何?”孙山当众问道。

  “校长写的字,不用看也是极好的。”

  “校长的书法造诣极深,老朽不如也。”

  众人拍马屁的声音此起彼伏。

  “姐夫。”范成大点头道,“你这八个字,立意极深,小弟惭愧。”

  孙山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句话也没说,自顾自朝前走去,只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寥寥八个字,确实暗含着孙山对现如今文坛风气的不满,也饱含着他对这新入学的两百多名孩子的殷切期盼,他也希望范成大能沿着本来的路走下去,做一名治世之能臣。

  孙山领着众人将学堂内各处一一看过,最后来到平时上课用的讲堂。

  这是两排平房,共计八间。

  为了让讲堂内的光线保持明亮,前后窗户开得很大。可是窗户大了也有烦恼,现如今可没有什么透明的玻璃窗,为了应对江南多雨的气候,房顶两侧又向外扩展出宽宽的屋檐,屋檐下铺上石板,就成了环形走廊,这里必会成为孩子们课间玩耍的好地方。

  孙山推开一间讲堂的房门,里面的布置一下子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首先是宽敞明亮的讲堂内,整整齐齐摆放着数十套桌椅,一水儿的实木做工,样式新颖简约,而宽敞的桌面,又兼顾了书写毛笔字的需求。考虑到入学的孩子们多数都不识字,刚开始学习就用纸墨书写势必造成大量的浪费,每张桌面上又增添了一个小巧的木框沙盘。

  转头再看,正前方高高的讲台上,放着一张供上课先生使用的讲桌,那一张配套的高脚转椅,能让先生们360度来回转动,可在黑板与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