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古代也能炒汇率?_南宋小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山如此举动,在别人眼中,定会觉得不正常。网

  谁都懂得金银不仅保值,储运也十分方便,而铜钱这种东西,沉甸甸的极难搬运先不说,市面上的价值也是浮动极大,几乎一天一变动。

  这年头北边兵荒马乱的,稍有个风吹草动,铜钱就跌得厉害,今天一文钱还能买个热乎乎的菜包子,明天指不定就要涨到两文钱了。

  世间之人大多只听说过,要把手中铜钱换成金银藏在家中,还从未见过有人要把银子全换成铜钱搬回家里的。

  这种事情若是让孙才让知道了,绝对会怀疑自家儿子疯傻了,这也是孙山一直不敢对孙父明说,他要如何使用这批银子的原因。

  自古以来,越是和平年代,货币越是稳定。到了乱世,这种情况就会迅速转变,铜钱由于携带不便被人嫌弃,那些有钱人家为稳妥之见,纷纷将手中的铜钱抛手,兑换成更易携带的金银,自然搞得市面上金银成了抢手货。

  这便导致了传说中的银贵铜贱。

  总之一句话,乱世之中,银比铜好,金又比银更好。

  世道越乱,金银越讨人喜欢,而金、银、铜三者之间的兑换比值越是离谱。

  按照大宋定制,一贯铜钱为七百七十文,金银流通,须与铜钱折价,兑换比率一直浮动不定。

  北宋初,一两银子可兑一贯铜钱;到徽宗时,由于产银不足,一两银子变得可兑换两贯铜钱。至于金银比值,在整个北宋都一直波动不大,始终保持在一比十左右。网

  可到了两宋交替之际,靖康之变,中原沦丧,大批北人南迁,带动着金银比值一下子猛跌至一比二十多,银铜比值更是跌得没谱,尤其是世道最乱的建炎年间,银铜的兑换比值甚至一度跌到一比十几的离谱程度。

  好在前两年,金兵被岳飞、韩世忠等宋将打得丢盔卸甲,南宋局势渐稳,银铜兑换比值也慢慢回升到一比四左右。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年初岳飞罢职,岳家军也随之烟消云散,宋金之间的军力对比瞬间乾坤易转。面对咄咄逼人的压境敌军,江南的富户百姓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抛弃铜钱、购进金银之举。

  孙才让就是其中之一,府里但凡有新收上来的铜钱,全被他拿去换成了金银。

  现如今的苏州市面上,银铜兑换比值已经跌到了一比五的程度,甚至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

  可是作为穿越者的孙山,却知道再过上两个月,宋金之间就会签订绍兴和议,一旦这个消息传到江南,铜价必定大幅上涨。

  孙山暗中策划着,将府中积攒的金银全部抛出去兑换成铜钱,准备等到铜价上涨至最高点时,再将铜钱抛出去换回金银,这样一来通过赚取差价,肯定能好好捞上一大笔。这事情说白了,就和他前世的炒汇率一个道理。

  只是可惜,孙山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