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三章 君子论迹不论心_从仙侠开始的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君子论迹不论心

  当采访结束,林间宏夫妇离开时,裴诗琳的脑袋还是晕乎乎的。

  独家报道……就这样拿到了?

  这可是克罗恩特效药的第一份独家!

  居然这么轻松的就……拿到了?

  华素生物集团在民间的声评很好,很多人甚至一直都认为这是一家国有企业。

  这家公司的负面新闻很少,大都是药品副作用引起的纠纷,但这类新闻是很正常的,能够进入市场的药物都是经过帝国药监局批准,符合标准的。

  是药三分毒,人的体质之特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体质做不到的。

  你能想象有人会对空气过敏吗?

  有这样的患者。

  你能想象有人吃正常计量的阿莫西林胶囊中毒吗?

  从概率学出发,这是小概率事件,但华玺帝国人口太多了,小概率事情换算成人数也有不少。

  对于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而言,华素生物的这点负面新闻和其他同行相比,像是一朵白莲花。

  再加上华素生物研发的药物基本上都会第一时间被列入帝国医保,这让稍微了解一些的民众都会对这家企业产生好感。

  很多生物医药公司为了更快的赚取利润,新药物研发出来并不会和帝国交涉列入医保,哪怕帝国在催,也不会在意。

  列入医保药企也能赚钱,但相较于直接卖给患者赚到钱来说,差太多了。

  华素生物的新药物第一时间列入帝国医保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回本时间,这些行为很多人并不理解,裴诗琳也不懂,不过她认为或许是林间宏的爱国情怀吧。

  药物研发是很烧钱的,一款上市后成本几毛钱,售价几十块的药物可能在研发阶段就要烧掉几百亿。

  人人都说生物医药公司的利润成百上千倍。

  那的确,这没有说错。

  但是直说这件事而不谈研发成本的,那就有些居心不良了。

  一款药物对于生物医药公司而言是一次漫长的回本经历,利润很高不假,但只有长期售卖才能够在回本的基础上赚取到足够多的利润。

  短期销售根本赚不到钱,哪怕看似利润很高。

  而今年华素生物新研发的克罗恩病特效药,是属于小群体罕见病。

  克罗恩病的发病率低于五十万分之一,换句话说,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克罗恩病的患者不足二十人。

  这么小的群体,意味着回本的方式不能采用大规模销售,而是需要高售价,数以千倍,万倍的利润才能够迅速回本。

  然后,华素生物就把特效药和医保签约了。

  从刚才的谈话中裴诗琳了解到,华素生物的克罗恩特效药定价是十万一盒,而进入帝国医保后,换着购买的价格是一百二。

  缩水了近一百倍!

  这笔钱不是华素生物掏,它有不少傻子。这笔差价,国库出。

  市场价十万零八千一盒,经过和帝国医保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