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钱呢?_大明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中城呢?你先从中城的百姓搬迁入手,莫非你想把宫城和皇城扩大?”

  杨少峰道:“宫城和皇城,完全照搬南京的宫城和皇城自然不行,但是加以改变,再扩大一些规模,却是完全没有问题。”

  伸手从身后的工部主事手里接过一卷图纸,将之展开之后,杨少峰才指着图纸道:“你看,整个宫城和皇城会在原本的规划基础上再扩大,而原本的顺天府外城则会变成新的内城。

  等到这一部分完工之后,皇城之外到新的外城之间会规划出八个大型的居住区,每个居住区里面又会按照居住、商业、教育的模式进行划分。

  当然,整个都城最重要的还是承担起行政中心的作用,往西的西山这部分会规划为科研区,后期会兴建几所大型的工坊技术研究中心,往东的部分则是主打商业和休闲,往北的是军事区域,往南则是主打教育,后期的国子监也好,还是顺天府的府学也好,都会在这一片,而且会兴建起更多的学堂,以达到跟西山那边研究中心的联动作用。”

  然后朱瞻基就一脸懵逼的望着杨少峰——这特么每个字都能听明白,连在一起之后的大概意思也能猜到,但是具体的呢?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还有工坊技术研究中心,这玩意有什么用?还有南方的教育区域,既然各个居住区都有了学堂,为什么还要在南城的位置兴建更多的学堂?国子监和顺天府府学还不够用?

  更关键的是,如果真实现这张图纸上面规划的内容,那整个都城最后要容纳多少人居住?外城的城防又得需要多少人?这些事情都不需要考虑的?

  还有,真要是按照这一套规划搞下去,这根本就是把整个顺天府全拆了然后再彻底重建一座新的都城,最后的花费得高到什么程度?

  一千万贯?一万万贯能不能打得住都是个问题!

  面对着朱瞻基的疑问,杨少峰忍不住呵呵笑着嘲讽道:“学堂够用?是谁告诉你学堂够用的?还有工坊研究中心没有用?那朝廷还要工部和将作监干什么?内廷还有个兵器监呢,你居然说这玩意没有?”

  伸手指了指面前的空地,杨少峰道:“比如盖房子,如果单纯的靠木头,你算算整个都城需要多少木材?朝廷花费十一年时间准备的木材又能盖得起来几间房子?百姓不用管了?

  而有了水泥之后,在水泥里面掺钢条进去,再加上青砖,又能用得着几根上头?完全不用木头都不是问题!

  你说,水泥是不是个好东西?”

  朱瞻基点头道:“水泥确实是个好东西,可是你已经把水泥给弄出来了,那这东西跟你说的工坊研究有什么关系?”

  杨少峰道:“水泥和水泥是不一样的。取材不同,锻烧的时间和火候不同,最后得到的水泥也不同,包括凝固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