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重新当一回学生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的设备,在科学的逆向推理,也无法彻彻底底地完全复原该项产品。

  因为缺乏最关键的制造工艺!

  我们可以复制外形,可以用与之相类似性能的材料,来制作某一个零部件,以取代原型。然而,系统合成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这个零部件为啥要采用这种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是否还采取了一些其他工艺手段,来对硬度、强度、韧性等某个方面进行加强,都是经过了极为严密的计算之后,最终得出的结果。

  光是复制出外形,如果没有全面的制造工艺相匹配,图纸也就只是图纸,不说毫无价值,起码是价值远不如想象之大。

  比如关飞最早给出的水泥生产线图纸,国内原样制作了一套,放到郑州水泥厂进行试运行。这套生产线,国内根据自身制造能力、加工成本,在某些局部做了修正,感觉应该更适合国内需要。

  可是在生产过程中,这套修改过的生产线屡屡出现问题,质量也是起伏不定,闹得技术人员一天二十四小时不敢离人,就守在生产线旁查找原因。

  有些原因很快就找到了,也解决了,但有些原因,技术人员绞尽脑汁都摸不着头脑。哪怕是将生产线停机检查,他们也发现不了问题出在哪里,只能反复不断地计算、推算,相关计算资料都堆成了厚厚一摞,远超过生产线图纸本身重量,可还是查不到问题所在。

  但在军分区这里,同样是国内生产的原版生产线,在关飞的指点下装配完成,中间似乎好像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开机运行以来,中间只出过几个小问题,很快就被排除,一直顺利运行到现在,已经进入到全负荷生产环节。

  什么东西都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同样的图纸,同样的制造厂家,为什么人家的就能用得这么顺手,我们只是小改了一下,就老是出问题?

  厂家的技术人员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实在是没办法,干脆背着铺盖,来到军分区水泥厂就住下,发誓不找到问题绝不回去。结果他们只住了半个多月,困扰了他们大半年的技术难题,在关飞的指点下一捅就破。

  厂家技术人员恍然大悟,原来就如此简单!

  造成质量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们擅自修改了生产图纸。而又因为对材料性能、空气流动的了解不足,使得内部某个空间局部加热不充分。偏偏这个问题只有在开机后才能监测,厂家又缺乏合适的监测设备来查找内部热量变化,所以始终找不到原因。

  这个问题他们一来就问过关飞,但关飞也不知道。

  国内厂家还不想把他们修改后的图纸给关飞看,那几个技术人员就驻点在军分区水泥厂,一天到晚傻傻地看,不停地测量,根据数据判断,都跟国内一样,为啥就死也找不到两者的差异?

  直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