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四十九章 影评_从B站开始拍鬼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绣鞋并没有输。

  我评定的标准并不是看有多华丽,而是看有多贴切实际。

  而红绣鞋突出的就是两个字——真实。

  短片中的主角吴梓跳楼并没有选择高楼大厦,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天台,高楼大厦固然具备强烈的感官冲击,但却不够真实,而小楼破旧的肮脏的天台,更加营造了一种小孩子的氛围,为后续的蜕变做出了铺垫。

  这种不选最好,只选最合适的风格贯穿了整个拍摄。

  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拍摄,无法分出优劣,但要论喜爱,我则更喜欢后续这种朴实的拍摄方法,也可能就是这样的思想,一点点的奠定了张恩短片的胜局。

  接下来是镜头语言。

  我认为镜头语言和演员素质可以一起讲了,因为在这部戏中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两名导演都很喜欢用眼神来作为人物心理状态的重点,但这里却有很大的差别,也分出了很显然的优劣。

  首先《狐狸》这部剧,为了营造出高深莫测的氛围,他会去拍一些“鞋子”“衣袖”“门”“窗”等各种场景穿插在演员的表现之中,而在破碎的片段中,画面最多的便是眼神。

  基于眼神而言,所有演员的眼神都是似是而非,这呈现的效果并不差,你看不透他的思想,自然觉得牛,而且对新人演员的帮助很大,因为哪怕没有演技,只要掌握了“低头,抬眼,凝视,微笑”这四个动作,就能达到要求。

  只是为了让新人演员的演技不被看穿,所以老戏骨也得这么演,保证情绪不再一个平面上。

  也就是说,郑明导演是定了一条线,无论在线之下,还是在线之上的人,都得往这条线靠,以保证“统一”。

  这样虽然让整体基调变得统一,却抹杀了多样性,换句话而言,谁来演,只要有同样的景,同样的导演,套上同样的公式,都一样。

  但张恩不是,或者说,张恩这条线定的非常高,高到全部人都得全力以赴的去够到这个标准。

  先是镜头,几乎都是针对于人的长镜头,完全的拍下了出他们所有的心态变化。

  这对于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只要有些微的不适便会出戏。

  但好处也非常明显,我们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轻而易举的看出情绪,愤怒,生气,绝望,麻木,希望,开心,失去,悲伤,绝对不复杂,用最简单的方式流露。

  可这说着简单,演起来就难了,最朴素的最困难,当观众能感受到真正的情绪,而非“你想表达的情绪”,更是难上加难啊。

  根据节目里吴梓的阐述,我们不难明白这必定是经过了一场恶训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但在这其中,付出最大的不是吴梓和张菲菲,更是张恩。

  他几乎是背上了自己导演的声誉在为两位演员做改变,一旦改变失败,他如此过激的行为又流传在外,他过激导演的帽子还能摘得下来吗?恐怕粉丝要把他up主的主页都冲的封禁了吧。

  这是心态和胆识的博弈,其他导演不敢做,但是他却做了。

  所以他赢了。

  所以,才有吴梓的那纵身一跃,才有张菲菲的“我爱你,但我不能和你在一起”,才有阿楚那最后的呢喃,“我等你,忘了我”。

  这便是功力。

  真切的情感表露显然是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张恩在这一部分是赢了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