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六章 烽燧_大秦守墓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北岳恒山,秦风三人便返回了浑源县,一路向西。

  这是早已定下的路线,先登北岳,再去西岳,之后是中岳,南岳,然后是走一趟传说中的三山,最后再去东岳,如果走完一遍还是没能找齐九鼎,那就只能再去其他名山大川寻访了。

  当初秦始皇筑长城以拒匈奴,而大同府则位于长城以北。秦风三人想要去华山,必然要越过长城。

  同样因为挨着鞑靼部族的关系,大同府境内有很多烽燧,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半兵半民,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有的耕地,有的养殖。

  而现在就是战时,虽然蒙古骑兵绝大多数都在顺天府以东,可还是有小股游骑在这边扫荡,所以这边才是战事最频繁的地方。

  应州以北二十里处有个烽燧,按照大明军法,每个烽燧里都有一个总旗的兵力,算上总旗官和小旗官,一共是五十六个人。

  明朝的烽燧主要作用就是传递军情,所以烽燧建造的十分牢固,易守难攻。

  哪怕只是一个总旗的兵力也足够防守上十天时间了。

  而一旦有敌军入侵,烽燧就会再第一时间点燃烽火,传递军情。用不了一个时辰,军情就可以传递到千里之外。

  如果附近的卫所反应迅速,一天时间就能赶到烽燧救援,哪怕反应很慢,最多三天也会赶到。

  可是这个烽燧遇到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他们五十六个人已经在烽燧这边守了半个月了,依旧没人前来救援。

  甚至连以往早该送到的军饷都没有按时到来。

  此时外面有足足五百多骑兵包围,他们也不靠近,就在弓箭射程之外围着。

  这里的总旗官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卒,三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却有五十岁左右的相貌。老卒姓陈,名叫陈浊。

  此时陈浊站在瞭望口向外观看,远处的蒙古骑兵们正在吃烤肉,也不知道他们这烤肉从何而来。

  蒙古骑兵其实不擅长攻城战,所以一般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很少做这种无谓的围城之举。

  而这支骑兵就更加奇怪了,他们不仅不攻城,而且还不杀人,就只是在下面围着,在最初的时候,蒙古骑兵射了一支箭宇,上面写的清清楚楚,要么投降,要么活活饿死。

  此时陈浊站在瞭望口向外观看,下面的蒙古骑兵很快就发现了陈浊,他们依然没有攻击,反而是在箭羽上串了极快烤肉,一箭钉在了陈浊身后的烽火台上。

  一位身穿兽皮衣服的战士用字正腔圆的汉语喊道。

  “喂,很久没吃过肉了吧?这几块肉就当是我请你们吃的。”

  陈浊很想将烤肉扔下去,可仔细想了想,还是没舍得。

  陈浊那里知道,下马关以外的所有烽燧都被蒙古骑兵以同样的方式攻下来了。现在整个大同府境内,下马关以北,就只剩他们这一个烽燧还在坚守。

  而组织这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