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太皇太后殡天_大汉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邮驿制度自商周之时便已有之,主要作用是用来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某种意义来说,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天子召命,皆是有由此发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这便是最早的快递业务,只不过是只能朝廷专用…………

  明朝的灭亡,似乎也与驿站有一丝关系……

  明末之时,崇祯皇帝为节省财政用度,采纳那“精简驿站,裁撤驿卒”,的策略。圣旨一下,大明全国全国合并驿站四千余个,裁减驿卒近万人,仅此项国库就能每年节省白银近百万两余两银子。

  但朝廷只裁员却不安置,尤其西北连年大旱、民不聊生,甘、陕数百名“下岗”的驿卒聚合上访,围住了总督衙门。总督急奏朝廷,被内忧外患搅得心神不宁的崇祯看过奏折大为恼火言道:区区小事也来烦朕,御笔一挥批下:“驱之重责。”

  有个年轻驿卒被驱回陕西米脂老家,因还不起高利贷,被告到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游于市,置牢将死”,后被亲友救出。被断了生路的年轻人一怒之下联合“下岗”的驿卒揭竿而起,走上与朝廷抗争的道路。十六年后,这个年轻人率军攻入北京,逼的崇祯皇帝于煤山上吊,再而夺得皇位,此人便是那闯王李自成。

  ........................................................................

  翌日,因太皇太后过世,天子罢朝,长安城中之王侯官吏尽皆是一身孝袍,头戴孝布走入皇宫之中为太皇太后薄姬哭丧。

  且宫中之侍卫谒者、宫婢尽皆也是如此打扮,使的这原本便显得苍劲古朴的大汉皇宫更加厚重而质朴…………

  此刻的皇宫大殿之中,天子刘启、窦太后以及薄皇后跪在灵柩之前,之后便是梁王刘武,而其余妻妾皇子尽皆跪于外围。

  而朝臣们除三公九卿之高官者,便只能跪于大殿之外,顿时大殿内外皆是一阵嚎哭之声。

  但这悲伤嚎哭之中,却隐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隐秘心机……..................

  汉初之时,每一次天子与太后的过世,便是一次重大的朝局洗牌,怎会不令在场如此众多之人担忧。

  此刻最是难过的当然是皇后薄氏,本来便不得天子喜爱,一年之中天子也不会到其宫中几日。

  如今最大的依仗政治资源薄太后又去世了,且又无子嗣,不仅皇后之位难保,能不能活下去还要两说。

  其次便是薄氏族人,自薄昭死后,薄氏外戚便已势弱,只剩下一个枳侯薄戎奴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