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清障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盈利――对于朝廷来说,以前根本没有这样东西,也就根本无“旧例”可循。

  嗯,这些钱,换个去处行不行?至少……其中的一部分?

  阎敬铭虽然勉强算是自己人,但他过清过刚,相对独立,和许庚身、郭嵩焘等毕竟不同。说到指挥如意,有时候还比不上曹毓瑛。较之赵景贤、钱鼎铭等嫡系,就更加不能相提并论了。

  再者说了,户部树大根深,再怎么整顿,也不是阎敬铭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盐业公司”的好处,全数交解户部,并不符他“另起炉灶”之意。

  不过,这个是不急之务,让我好好想想再说。

  “盐业公司”之组织架构、运作规例、总经理之人选,得先拿出方案,才能讨论,今儿是暂时不必议的,不过――

  恭王说道:“‘盐业公司’不能只叫‘盐业公司’,前边儿得有个名目,各位说说,该叫个什么名目好?”

  本来这个“盐业公司”,既经管两淮盐场,顺理成章,叫做“两淮盐业公司”就好。可是,大伙儿都觉得那个“两”字,瞅着有点儿奇怪,最后,定名为“江淮盐业公司”。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将本不应该出现在两淮盐场中的势力,清除出去――为“江淮盐业公司”的成立“清障”。

  所谓“本不应该出现在两淮盐场中的势力”,有两大股,一股是李世忠余孽,一股是前文提到的部分湘军将领。

  李世忠伏法的当天,其余党已有做鸟兽散的迹象,将其余孽逐出两淮盐场,不过顺风纵火,顾盼反掌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

  可是,湘军那边儿,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恭王说道:“赵竹生既署理两江,两淮盐政自然由他来兼。逸轩你看,整治两淮盐场,是不是就由赵竹生来挑头?”

  清制,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叫做“都转盐运使”,简称“盐运使”,或“运司”,其衙署称“都转盐运使司”。

  “都转盐运使司”之上,设“巡盐察院署”,长官为“巡盐御史”,算是朝廷派驻盐区的监察机构。

  两淮盐区的“都转盐运使司”和“巡盐察院署”,都设在扬州。

  这两个衙门,叠床架屋,责权不明,后来,又改“巡盐御史”为“盐政”,一般由盐区所在地的总督、巡抚兼任,“巡盐察院署”成为废署。事实上,就是把盐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地方了。

  陶澍行“纲改票”之时,便是自兼两淮盐政。

  关卓凡点点头,说道:“六哥既这么说,就这么办,希望赵竹生能够不负所托,挑起这副担子。”

  恭王说道:“担子很重,枢府很该想法子为他分担一点。我想,赵竹生可以加一个‘钦差’的头衔,口衔天宪,做起事情来,就会顺手许多了。”

  关卓凡微微讶异地看了恭王一眼,说道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