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二章 海军,海军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翁贝托国王号”、“杜里奥号”两舰,造价合计一百八十二万两白银,但实际支出,当然远远不止此数。因为不久后开回来的,必须是一支乘员齐备的“舰队”,而不仅仅是两艘“裸舰”。

  关卓凡派到英国的“考察团”兼“留学生”。不过一百几十人。这是中国海军的种子,但短时间内,还不能单独撑起这两艘朣朦巨舰,他致电丁汝昌:招用一切必须人员。

  同时,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名义,致电英国外交大臣和海军大臣。并请英国公使阿礼国予以协助。其中最紧要的,是为中国海军聘请“总教习”。

  英国方面,欣然答应。

  诸事妥当之后,关卓凡满足地叹气:感谢可爱的意大利人民,俺要提前开始建设俺的海军了。

  不能不对意大利吐两句槽。

  意大利对海军建设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从硬件上来说。十九世纪中后期,意大利海军多次在世界范围内领跑。单看军舰的技术数据,有时候比英国人的还好看。

  效果呢?

  上面提到的利萨海战,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意大利舰队有十二艘铁甲舰,奥地利舰队只有七艘铁甲舰,而且,意海军的铁甲舰比奥海军的更加新锐,奥舰队的火力不及意舰队的一半。

  然而,海战的结果,却是意大利惨败,连旗舰都覆没了。

  而意、奥之所以发生战争,是因为奥地利和普鲁士开打,意大利看出便宜,乃在背后对奥地利下手。普奥战争中,奥地利被普鲁士痛扁,奥、普战损比高达六比一,但依然有能力回头狠扇意大利一巴掌。

  这就是意大利的战斗力。

  关卓凡觉得历史真是幽默,普奥战争里面的意奥战争,基本上就是后世领袖坑元首的预演啊。

  意大利海军,和大清国那支北洋舰队,算是难兄难弟了。

  不过,二者也有不同之处。意大利对海军建设的“超乎寻常”的热情,是典型的“小孩子舞大锤”,就是说,意大利对海军的规划,超过国家实际需要;对海军的投入,超过国力能够承受的极限。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小孩子舞大锤,敌人还没咋样,自己先砸得头破脚折。

  订购“翁贝托国王号”、“杜里奥号”两舰,然后又无力付款,就属于这种情况了。

  原时空,风帆战舰到铁甲战舰的波澜起伏,让关卓凡有两点感悟:

  第一,法国人总能走在技术革新的最前头,但最后执牛耳的,却总是英国人。

  这说明,引领潮流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潮流保持敏感度,以前行者之成败得失经验,为自己选择最正确的路子,利用后发优势,后来居上。

  第二,意大利的事迹则证明,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战争的最终决定因素,真的还是人啊。

  美人既已投怀送抱,就要赶快金屋藏娇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