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秉公审理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折子,谈的是小皇帝的功课,枝枝蔓蔓地写了一大篇,然后在废话里面夹了一句“内侍拦阻圣驾,动问圣学,国朝两百年未之闻也。圣学深浅,此唯烦两宫厪虑,岂有他人可擅哉?”

  这句话厉害至极,意思是说皇上的学业,只有两宫太后才能动问,一个奴才,何以就敢大模大样地开口问起?而且小皇帝虽然年纪小,那也还是皇帝,是“圣驾”,不是一个太监可以擅自拦阻的。

  这样的事,可大可小,若是放在乾隆年间,只怕这个太监会死得惨不可言。

  看完了倭仁的这个折子,慈禧已觉心惊,再看第二件,居然又是那个林铁山的折子。这个折子除了没有指名道姓,其他的便不像倭仁那样拐弯抹角了,以御史风闻奏事的特权,直接把明山那件案子揭了出来,要紧的一句是“或云有伪托圣意,私干政事之情状,臣惊骇不忍闻也”,若隐若现地怀疑安德海有假传懿旨的行为。

  以慈禧的精明,立刻便明白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然关卓凡回护自己的一片苦心,都会变作无用!

  于是第二天,便有一道八个字的懿旨从宫中发出来。

  “着查看安德海家产。”

  *

  查看家产,约略等同于抄家,但其中亦有微妙的分别。是单单查看记档,还是立予封存,还是没入官库,或是以后竟可以蒙恩发还,这得看犯事之人的具体情形而定。

  像安德海这样的情形,明眼人都知道,此乃死兆是也,小安子完了。

  对于抄家这种好差使,关贝子实在是“不胜心神向往之”的。想当初韦小宝韦爵爷怒抄鳌拜府,身上穿的,手里拿的,怀里揣的,真是满载而归,据说还可以趁机调戏一下鳌公爷的几个小老婆,那是何等风光快活之事?

  然而关贝子国家首辅,带了人去抄一个太监的家,那也未免太给犯人面子了吧?再说安公公的两个媳妇,都是使钱买来的,到底都还是好人家的女儿,虽然说两个黄花闺女嫁给太监做老婆,不免令人嗟叹,但若说关贝子起了什么不轨的意思,那真是绝没有的事儿。

  于是关卓凡也只是密密嘱托了一番,便自静候佳音。果然,还没近晚,抄家的单子便呈了过来,光看那十好几页纸,就知道非同小可。

  仔细看下去,不由骇然,其中铜钱一项,竟有三百多万枚,也不知堆这么多在家里,嫌不嫌累赘?最后连着金子银子一起折算,浮财总计近百万两银子之多。

  关卓凡实在出乎意料,他一直有这么一个印象:连慈禧花钱都做不得自己的主,底下一个太监,能有多少生发?而且,祺祥政变至今才几年,安德海怎么就能攒出这么一大笔钱财?他哪来的这么多门路?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另外两样。

  一是从安德海家的库房里,抄出了不少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