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都到步军统领衙门来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那是光绪七年。即1881年的事情。那个时候的郑藻如,已经将近耳顺之年了。

  原时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驻外使节,是本时空主持“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郭嵩焘。光绪元年,即1875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

  当时,为了这个事情,朝野内外,吵得沸反盈天;本时空,郑藻如出任驻美公使,却风平浪静,鸦雀无声。

  极其鲜明的对比。

  光绪元年,英国外交官马嘉里在云南被杀,英国声称“撤使、绝交、用兵”。清廷委曲求全,签署《烟台条约》,答应英人种种要求,其中包括派出钦差大臣赴英表示“惋惜”――其实就是道歉,并出任驻英公使。

  这个活计找上了郭嵩焘。

  可是,这真不是个好活计。

  外国派使节驻华,已经被视为对中国的侮辱,何况倒过来派使节驻洋?那不是“事鬼”吗?

  舆情汹涌,多有人痛詈郭嵩焘“汉奸”、“贰臣”,还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湖南士绅群情激愤,以为郭嵩焘大丢湖南人的脸,声称要开除他的省籍,甚至要砸打郭宅。

  连亲朋好友,都认为郭嵩焘“有辱名节”,此行“徒重辱国而已,虽智者无所施为”。

  关卓凡想,这班人的逻辑真是“自虐”――洋人驻华,是对中国的侮辱;那么华人驻洋,为什么不是对外国的侮辱呢?

  总之左右不能和洋人接触就是了。

  “马嘉里案”的背景下,失败者的“排异反应”,“套中人”的嘴脸,淋漓尽致。

  关卓凡曾经觉得,英国人真笨,他们是真心希望清廷派驻公使的――可干嘛要和“赔礼道歉”连在一起?

  后来想想也无奈,不拿这个威逼,清廷又怎么肯派出驻外使节?

  现在呢?

  英国是“敌国”,美国是“盟国”。

  原时空派驻使节,是失败者表示“惋惜”;本时空派驻使节,是胜利者“敦睦邦谊”。

  这口气,就这么顺过去了。

  历史悄然转向。

  关卓凡下值,回到府中,花厅里一位红顶子的二品大员等候已久了。

  是新任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阿尔哈图。

  阿尔哈图见到关卓凡,抢上来一个千儿打到地上,说道:“属下给贝子请安!”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呦,是老阿,起来吧,什么事儿啊?”

  下官给上官回事,如果不是事关重大,且十分紧迫的话,不会在上官的家里“坐等”。

  阿尔哈图原来在骁骑营当参领,但关卓凡认为,骁骑营也好,前锋营也罢,都是“废营”,自己的死党亲信,长时间摆在这种地方,没有任何意义。

  北京地区的军事力量,除了丰台大营放了一个吴建瀛进去,重点是要掌握步军统领衙门。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