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黑人团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示感谢,并信誓旦旦:用不了的话,绝对不会浪费,更不会给倒卖了,肯定交还联邦政斧,咱们计着数呢。

  嘿嘿,姑妄听之吧。

  新补充的兵员也到了,关卓凡一一校阅。

  当然都是美国人,加利福尼亚的华工还在路上呢。

  分给轩军的有四千八百人,六个团。

  当时联邦军队团一级的编制较小,员额也不统一,这六个团的员额算多的了,但比轩军的“团”还是要少得多,而轩军的“团”对外是称“旅”的。

  首先是两个复役老兵团。

  这很棒。陆军部和战争部的人知道关总司令不爱要新兵,便把主意打到了已经退役的老兵身上。这两个团的士兵都是老兵,战斗经验丰富,刚刚退役没多久,又被重新招募入役――不是强征,都是自愿。战争期间活计不好找,当兵的薪水较高,不少退了役的老兵愿意重新入伍。因此这两个团的战斗力是最有保证的。

  唯一的条件是亚特兰大战役之后要放他们两个星期的假。

  这倒没什么。打完亚特兰大战役,本来就要多少休整一段时间,何况,那时候从加利福尼亚招的华工新兵肯定也到了。

  接下来是两个新兵团。

  关卓凡对新兵的兴趣不大,但也不能不要,买东西还讲究搭售呢。另外里面有好的他还想拐回国去,因此也亲自校阅。

  最后两个团比较有意思:两个黑人团。

  在《解放黑奴宣言》公布之前,联邦政斧就开始着手招募**黑人入伍。《宣言》公布

  之后,黑人们包括大量南方逃奴踊跃参军,此时在北军中服役的黑人已经相当之多,数以万计,战争结束的时候,这个数字会接近二十万。

  黑人军人数量不少,但大多从事后勤、工程等工作,真正参加一线作战的其实很有限,原因不是黑人不愿打仗,而是白人官兵们对黑人根深蒂固的歧视和不信任。

  有的人不认为黑人有战斗力,有的人认为黑人一拿到枪就会造白人的反,更多的人只是想:我怎么能和奴隶为伍!《纽约时代》编辑委员会干脆高呼:宁愿战争失败,也决不能通过黑人参军赢得这场光荣高贵的战争。

  曾经发生过北军白人士兵对自己的黑人战友开火的事情,甚至战斗中炮兵的炮弹飞向了黑人团――也许是误击,也许不是。

  但联邦军队必须接纳黑人,黑人也终须走上前线,因为这是政治正确。

  黑人参军,可以增强己方的力量,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黑人参军,作为黑奴解放的一部分,是黑人地位发生实质变化的最好宣示,是瓦解敌军军心的利器,能够进一步促进南方黑奴逃亡、削弱邦联战争潜力;在国际上也会大大加分。

  问题是,前线的高级将领们不愿意接受黑人军团。

  比如托马斯,关卓凡问他,我手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