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海战之三十二:狂暴加特林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舰队决战,而只是为了给“海晏”、“河清”等“全甲炮艇”抵御“火攻船”使用。

  蒸汽舰船对付传统的“火攻船”,主要并不依靠火炮——大炮打蚊子,效费比太低了;除了依靠自身的机动性躲避之外,一般的做法,是派出蒸汽小艇,以长杆将“火攻船”一一推开。

  “全甲炮艇”主要在内河和海口活动,受到“火攻船”攻击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可是,“全甲炮艇”机动性既差,加上本身就是“艇”,限于体量,也不可能再另携小艇,因此,抵御“火攻船”,必须另辟蹊径。

  最好有一种武器,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能够对“火攻船”船体造成根本性的破坏——迅速破损,入水沉没;或者,沉没之前,便已四分五裂。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想到了加特林机关枪。

  因为对付的是单一目标——小型木制船只,“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射速,可以适当降低;与此同时,口径必须增大——目标不是人体,而是船只,必须增加子弹对目标的破坏力和停阻力。

  就这样,口径更大、射速每分钟三百发的“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诞生了。

  后来,“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搬上了大舰——这倒是为了舰队决战了,不过,应对的潜在目标,不是大型舰只,而是法国人的一种神秘武器——“杆雷艇”。

  究其竟,还是和抵御“火攻船”同一个思路。

  没想到,“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之首战,既不是抵御“火攻船”,也不是打击“杆雷艇”——而是打击大型舰只!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效果竟如此之好!如此之……爽利!

  “清扫”了舰桥之后,加特林机关枪并未停止咆哮,弹雨一直左延,直至舰桥最左端的舵房——“巴斯瓦尔号”的神经中枢。

  这个时代的军舰,还没有后世“装甲司令塔”之类的设置,舵房只是以橡木构建,而“海军版”加特林的大口径子弹,不但可以轻松将小型木船撕成碎片,更可以击穿“杆雷艇”的薄装甲,“巴斯瓦尔号”的舵房壁虽厚,却又如何抵挡的住?

  “射声号”的前桅桅盘上,黄澄澄的弹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争先恐后的跳出枪膛,跳进枪身左侧一个专门用来收集弹壳的布囊,发出了密集的、叮叮当当的撞击声。

  在这种清脆的撞击声中,不过小半盏茶的光景,“巴斯瓦尔号”的舵房便被打成了蜂巢,里头的人、物——掌舵兵、八柄水压舵、车钟、磁罗经、传话筒等等,皆一团稀烂。

  一时之间,“巴斯瓦尔号”就像一个既瞎且聋的呆子,手脚虽还在,却已茫然不知所向了。

  在这种情形下,“巴斯瓦尔号”若要继续航行,就得启用备用的人力舵了。

  问题是,“巴斯瓦尔号”有这个机会吗?

  确定“巴斯瓦尔号”的舵房经已彻底报销之后,“射声号”前桅桅盘上,加特林机关枪的射手开始将枪口转向下一个目标——“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炮位。

  压下击发杆,摇动手柄——

  他娘的!摇不动!

  卡住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