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一章 海天雄镇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守军发现——舰体还在海平线以下,烟柱便滚滚而上,冲破海平线,直薄云霄了。

  预警时间长,这是海港防御的优势。

  缺点呢,是防御正面十分宽阔,敌舰腾挪的余地也大,因此,需要更多的火力点,才能够构成交叉火网,形成火力覆盖。

  较之海港防御,海口防御的优势、劣势,则刚刚好倒转了过来。

  因为地形的复杂,海口防御的预警时间,要短很多;不过,防御正面也跟着窄了很多,如镇海口,本来就不算如何宽阔,只算航道的话,就更加的窄了,两侧招宝山、金鸡山上的炮台,只要牢牢封住这个宽度有限的正面,敌军就不能破口而入。

  因此,旅顺口两侧——黄金山和老虎尾半岛以及其西的西鸡冠山上,拢共布置了十一座炮台;镇海口两侧的招宝山、金鸡山上,拢共布置了四座炮台——足够用了,已经不存在任何射击死角了。

  还有,旅顺口的十一座炮台,几乎每一座,都比镇海口炮台中最大的一座——靖远炮台——面积更大、火炮数量更多。

  预警时间短、防御正面窄,意味着中弹的概率——我方击中敌人的概率、敌人击中我方的概率,同时增加了,因此,海口防御,对炮位的防护,较之海港防御,更加重要。

  旅顺口的炮位,大多数是“半沉式”;镇海口的炮位,副炮位是半沉式,主炮位则一律是“半堡垒式”。

  我们以招宝山的安远炮台为例,看看什么叫做“半堡垒式”?

  安远炮台的主炮,是一门二百一十毫米的克虏伯后膛炮,同旅顺口的大口径炮位一样,下置圆形滑轨,可三百六十度旋转。

  大炮由圆形土壁围起,上不覆顶,所谓“半堡垒式”也。

  土壁内径近十七米,高六米,壁厚超过两米,设前、后炮门,前炮门朝东面海,后炮门朝西面江,就是说,安远炮台的主炮,可以同时兼顾“海防”、“江防”。

  西北有一洞门,高五米、宽三米,供人员、弹药进出。

  土壁用黄泥、沙砾、石灰三合土夯筑而成,再拌以糯米浆,极为坚固之余,还颇有“柔克刚”之功效——经实验,炮弹击中这种土壁,相当一部分动能会被消解,土壁不容易四分五裂,而土壁之厚,超过两米,则就算被最大口径的舰炮命中,也未必就能一击而毁。

  炮门、洞门内侧,皆以水泥加固,如此“软硬搭配”,土壁更加坚实。

  土壁自然影响射界,不过,本也不需要多宽阔的射界——航道是固定的,敌舰欲破口而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要相关的航道在射界之中就好了。

  至于“上不覆顶”——这个时代又没有东风快递什么的,被“吊顶”的概率,那是极低、极低的啦。

  驻守炮台的,是轩军的“海岸炮兵”。

  这是一支成军未久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