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紫气东来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来的‘紫气’,不就直接进房子来了么?如果坐北朝南,这个‘紫气’,还得打个转儿,绕个路,才进的来!”

  慈禧也连连点头。

  关卓凡敲砖钉脚,“颐和园里,有一座城关――东城关,就叫做‘紫气东来’。”

  这一回,两位御姐,一起连连点头。

  事实上,什么“兑位”,什么“风水”,什么“紫气东来”,统统是关卓凡自己脑补出来的。

  穿越之前也好,穿越之后也好,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关卓凡一个合理的解释――“天子正殿”的勤政殿,为什么坐西朝东?

  最大的可能,大约只是为了方便――紫禁城在东,皇帝临幸清漪园,都是打东边儿过来的,自东宫门入,不必拐弯儿,一路就进了勤政殿;还有,清漪园内,万寿山在北,昆明湖在南,南门是水路,因此,只能把东门设为正门,不能把南门设为正门――如果南门可以设为正门的话,自南门入,勤政殿大约就是坐北朝南了。

  可是,如此解释,两位皇太后一定若有所憾,尤其是慈禧,说不定就会因为这个坐西朝东,觉得自己的“皇太后正殿”被“降格”了,所以,关卓凡才想了“兑位”、“风水”、“紫气东来”一套说辞出来。

  果然,这一类风水气运的说辞,对于两位御姐,尤其是对于慈禧,端的是“一帖见效”。

  所以说,没有好广告,哪儿来的好疗效?

  嘿嘿。

  说话间,已经接近仁寿殿的右缘了,关卓凡示意右转,众人跟上,便转到了仁寿殿右侧的空地,看时,左手边是一座上覆松柏的高台,迎面的,却是一大片高低错落的叠石假山,观其“山势”,应该是一直绵延到殿后头去的。

  大多数人都不禁一怔:前头没有路了呀?

  难道,要“爬山”不成?

  再者说了,一直走下去,不就到了仁寿殿后头了吗?这个……怎么回事儿呢?

  少数心水清的,如慈禧,却晓得关卓凡的路并没有带错――慈禧是看过颐和园的“总图”的,记得玉澜堂位于仁寿殿的西边,既然仁寿殿是坐西朝东,那么,由仁寿殿而玉澜堂,自然就应该往殿后、也即正西的方向走――想来,前面的这一大片假山,并没有把路封死,其中应该另有乾坤。

  她没有猜错。

  关卓凡感觉到了大伙儿的迟疑,主动停了下来,加以解释:

  回两位皇太后,这座上覆松柏的高台,曰“国花台”,仁寿殿的另一侧,即左侧、北侧,也有一座一模一样的――即是说,仁寿殿左、右亦即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国花台”。此台分上下两层,这上层,两位皇太后看到了,种的是松柏,下层呢,种的是牡丹,现在还没有开花,到了阳春三月,便竞芳吐艳啦。

  大伙儿看时,松柏之下,果然是牡丹。

  关卓凡继续说道: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