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八章 他,一定还有阴谋!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嗣之大道,庶几人心欣悦,天下乂安,不然,国本动摇,诚恐天下解体,国亡无日嗯,大约就是这些吧。”

  顿了顿,“这份折子,臣也带来了。”

  不晓得你还带了多少折子过来?

  “听着……似乎也有那么点儿道理,”慈禧淡淡的说道,“方才,我还在说,老七‘昏聩’什么的呢。”

  说罢,自嘲的笑了一笑。

  “朴庵还有更大的手笔呢!”关卓凡的话,也是淡淡的,“待一会儿,臣一一向太后回明。”

  慈禧不说话了。

  “朴庵的折子递上去后,”关卓凡说道,“有一个叫吴可读的御史,也上了一个折子”

  顿了顿,“他说,前明武宗宾天之时,世宗虚岁已经十五,进京之后,他和昭圣皇太后才算第一次见面,彼此之间,虽为近亲,其实素无感情。”

  再顿一顿,“咱们呢,只要从‘载’字辈中,择一年纪极少、尚在襁褓之中者,立为嗣皇帝,则嗣皇帝打小就在深宫之中,由皇太后亲自将养,孺慕依依,膝下承欢,母子情深,将来,嗣皇帝视皇太后,自然就比自己的‘本生母’还要亲,怎么也不会闹出‘大礼议’的事情来的。”

  慈禧精神大振:这和自己想的,不是如出一辙吗?

  这个吴可读,不晓得是个什么人物?之前对他,怎么没有什么印象?

  因为这个折子,实在太对自己的胃口了,慈禧反倒不肯说“听着似乎也有那么点儿道理”之类的话了。

  她告诫自己:沉住气,沉住气!

  “这个吴可读,”慈禧闲闲的说道,“我没有什么印象,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年纪很不小了,”关卓凡说道,“都上了五十了,脾气嘛,可称‘憨直’,不过,脑筋并不死板,某些事情上,譬如洋务,比许多年轻人还要开通。”

  慈禧奇怪了:这个吴可读,自然是反对荣安继统承嗣的,可看关卓凡的样子,对他,竟是颇为欣赏?

  他对反对荣安继统承嗣的一方,好像……并没有什么打压的意思啊?

  难道……

  她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吴某的折子,臣也带来了。”

  慈禧点了点头。

  “两派意见,壁垒分明,”关卓凡继续说道,“如此一来,嗣皇帝之立,就只好付诸公议了。奉皇太后懿旨,近支亲贵、远支亲王、军机大臣、在京的大学士和各部正堂、左都御史等一品大员,齐聚内阁大堂,召开王大臣会议,议立嗣皇帝。”

  慈禧微微一凛,“‘王大臣会议’?”

  “是。”

  顿了顿,关卓凡说道:“宝廷、吴可读二人,奉特旨与会。”

  “哦……”

  宝廷、吴可读二人,何以“奉特旨”与会,不言自明,不过

  “鲍湛霖呢?”

  “两派意见,”关卓凡一笑,“各出一人,以为代表,就可以了,用不着尽数与会,内阁大堂也装不下那么多人。”

  说是“各出一人”,可是,上折反对荣安继位的,还有个老七,他是“近支亲贵”,自然是要与会的,如此一来,反对、赞成,竟是个二对一的局面了。

  则“那边儿”慈安、关卓凡一方,不是吃亏了吗?

  慈禧愈奇怪了。

  难道,我所料不确,他并无意叫自己的老婆来做这个嗣皇帝?

  不,不。

  如果他真的无意叫自己的老婆做嗣皇帝,宝廷的折子递上来的时候,就该驳回的。就算宝廷之前有“拥戴之功”,为照顾其颜面,不“痛驳”其“荒唐”,至少也该给个“应毋庸议”的批复的。

  他,一定还有阴谋!

  *(。)8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