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二章 约见邱得根(4000+章节,求订阅~)_华娱从198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间货仓做戏院。邱得根的原则是能省就省,乡下租金低,乡下人很少看电影,故可以租旧片来放,旧片一天才1港元租金,又可省一笔。

  当时荃湾人口仅10万,除本地居民,还有山寨厂工人,不过也都是从粤省来的农民。邱得根的戏院一开张,果然大受欢迎,时时爆棚。

  麻烦事也随之而来。原先这里的人有免费看电影的习惯,一些有钱人做善事,出钱请人放露天电影,或在宗祠货仓敞开门放映。戏院开张,一些农民不买票,不让进就用石子砸灯砸玻璃。邱得根每晚都要守在戏院维持秩序,这些乡民慢慢才习惯买票看电影。

  邱得根首创乡下戏院放日场的先例。他的考虑是租片以日计算,光放夜场不合算。乡民没有上班工作制,时间可自我调剂。再说乡民居住分散,走夜路颇为不便。

  开始时日场门可罗雀,但随着影响扩大,日场的上座率与日俱增,为邱得根赢得可观的票房收入。

  邱得根一有钱,就到一个乡镇设立一间戏院,到1958年,他已独立拥有14间乡下戏院,成了新界的戏院大王。

  有钱后,邱得根又把目光放到了香江的地产业,不过仅凭他开戏院的那点钱,明显是不够在地产业有所作为的,于是他又盯上了银行业。

  不过那个时候香江新界的人,并不相信银行,宁肯把钱放到自己的家里,也不存到银行,而邱得根最早创办的也不是银行,而是钱庄,就更加困难了。

  幸运的是荃湾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人放在家里的钱,大家才决定将钱存到邱得根的远东钱庄。

  远东钱庄业务渐渐上道,邱德很一下子便成了大财主。存款靠放款赚钱,这是任何银行业人士都深知的道理。邱得根开办了一些小额贷款,他和一些不相信他的存款人一样,也不放心那些贷款人。

  虽然不相信别人,但是邱得根相信自己啊,所以他又左手倒右手的,将存在远东钱庄的钱,贷给了自己。

  这是当时华籍银行界人士惯用的生钱办法,岂止是为了安全?盈利既多又快。邱得根四处捕捉机会,终于在1961年以150万港元的较低价,购得荔园游乐场。原业主是张军,1950年建成,却连年亏损。邱得根想:即使我接手游乐场亏本,把这块地皮“腌”起来,等涨起来再抛出,准能卖到好价钱。

  邱得根买来动物供展览,添置一批娱乐设备,一时游人如潮,财源广进。

  邱得根双管齐下,早在1960年3月就把远东钱庄改组为远东银行。他开办多项银行业务,信誉日增,存款额居新界同业之冠。

  同时邱得根还宣布将会兴建新界第一高楼。

  这个时候邱得根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另一个巅峰。

  这就是邱得根的前半生,虽不说顺风顺水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