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百四十二 傻眼的武器系统_荒野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弹加速到11000米/秒的速度。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查里德马歇尔博士运用新技术,把3克弹丸加速到了公里/秒。这一成就从实验上证明了用电磁力把物体推进到超高速度是可行的。1978年公布实验情况后,引起了各国军方的特别关注,花旗国国防委员会得出"未来高性能武器必然以电能为基础"的结论。花旗国防部成立了"电磁炮联合委员会",协调军队、能源部、国防原子能局及战略防御倡议机构分散进行的电炮研究工作。

  1980年,花旗国西屋公司为“星球大战”建造的实验电磁炮把质量为300克的炮弹加速到了每秒约4千米,而在真空中,这个速度还可提高到每秒8~10千米。当然,这些实验之中最成功的还是花旗国,1992年,花旗国已把一门口径90毫米、炮口动能9兆焦的电磁炮样炮推到尤马靶场进行试验。电磁炮从实验室到靶场说明,电源小型化技术已有所突破。

  但技术有所突破是一回事,所有的对于电磁武器的构想,还是被几个问题给卡死了。

  第一个是储能问题,将电能储存起来,并且在发射时,瞬时释放出巨大电流。既要储藏的电能多,又要释放快,还要体积小,重量轻。第二个是高温超导,高温超导可以避免庞大繁杂的深度制冷系统。从而减小体积和重量。第三个是轨道变形问题,既然可以把炮弹瞬时推高到那么高的速度,那么,同样的力也会作用在轨道上,造成轨道变形,给下一次发射造成困难。

  所有上述的三个问题,每一个解决方案往往都是加大体积和重量,然而,体积和重量的增加,就意味着没有实用价值,所以,非但不能增加,还要减轻重量,减小体积。这,就是卡壳的地方。

  而单兵化……那目前就更不太可能实现了。现在公认比较成熟的,是驱逐舰上的电磁炮系统,利用驱逐舰的强大发电能力来供给能量,尚且不能完全实现实战应用,你现在掏出一个单兵武器说电磁动能武器,这科技要有多黑?

  比如我国,虽然单兵武器还不现实,但国产电磁炮的研发测试进度可谓是十分迅速,不仅已经抢先安装在海上测试平台上,后续的与平台的磨合和海上测试据悉在进行当中。而与此同时,各种国产电磁炮未来将应用于055驱逐舰的消息也愈来愈盛,许多军事爱好者们甚至将055驱逐舰认为是国产电磁炮将来的首选实用平台。但必须认清的是,现实非常残酷,国产电磁炮距离小型化仍然遥遥无期,或者说世界各国在电磁炮的小型化上都没有什么进展,我国将来若想抢先应用电磁炮,可能将必须建造2万吨级的巡洋舰甚至复兴战列舰才有可能。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