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针锋相对!(3/5)_我的梦幻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也没少跟丫合作啊?

  怎么着,你给冯写本子都是义务帮忙是怎么着?

  没收钱吗?

  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说,冯晓刚真的很让人佩服!

  当然,《1942》跟这帮人没啥关系,这电影的原著是刘震云…

  拍《1942》,冯晓刚压力很大!

  这电影完全是他个人选择。

  他自己事后说过,做好了票房不利的准备…

  其实,当一个导演准备拍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他已经做好了亏钱的准备——私货这种东西就是不符合大众欢喜的。

  然后呢,华宜今年大亏特亏了!

  《太极》赔了一个多亿,《1942》亏不起了,不仅亏不起,还承担拉高华宜市值的任务。

  那怎么办?

  硬着头皮上场咯!

  北京会展中心后台,待会是《1942》首映,冯晓刚在看微博,沈梦溪的微博,解释他为什么敢说二十亿盘口:

  “全世界的电影市场有一定的共性,市场目前最容易出票房的电影,就是特效大片和国民喜剧,追求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很难有好的票房。”

  “我之所以说《一镜到底》+《泰囧》能拿二十亿以上的盘口,是因为这俩部电影都具备国民喜剧属性,不出意外,会联手统治整个贺岁档。”

  “没有看不上对手的意思,我尊重所有电影,但电影市场讲究赢家通吃,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

  冯晓刚忍不住叹了口气…

  压力山大!

  尤其是点开评论,有人问沈梦溪‘《1942》票房会怎么样。’

  沈梦溪回答:‘估计不会太好,主流观众对文学、电影艺术的价值诉求仍然是“圆满”为主,很多人看电影就是了“爽”,为了轻松一下,并不想在电影院里接受两个小时的内心煎熬。不过冯晓刚导演也到了任性的年纪,拍几部他认为有价值的电影,挺好的,阿某也一样,阿某加盟我们公司后,选的片子、题材没有任何市场前景,但我们依然会投资…’

  好嘛,不谋而合!

  但是呢,压力再大,该上也得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发布会,记者问答时间:

  “我觉得观众需要不同的电影,电影需要很丰富,让大家看完了有很快乐的,也有得到宣泄的,但是《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有它自己的这个电影的这种观影的感受,我不能左右观众。希望观众觉得看完这个电影有收获,没有浪费了这个电影票的钱,我觉得就是最重要的。”

  “我想问一下这个电影和《唐山大地震》相比得话,票房有什么期待?”

  “我相信没有一个导演拍完一个电影,不对他自己的票房有一个期待的,我这次为什么没有说,因为我是怕低估了这部电影的票房。”

  一个年轻记者提问了:“沈梦溪制作《一镜到底》,邀请葛尤老师出演,而且跟你们同档期上映,你会觉得是威胁吗?”

  黄忠磊回答:“谈不上威胁不威胁,中国电影市场这么大,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都有兴趣,有的观众喜欢深刻一点的剧情,有的观众去电影院就是傻乐,我们的目标是前一类!”

  “那他说贺岁档拿走二十亿…你有什么想说的?”

  “哈哈…大话谁都会说,我还说我们华宜要拿走30亿呢!”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