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4章 祖训_我东海山贼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即使是明朝的祖训,都要比任何一个朝代霸气,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即使是亡国之君崇祯帝也是如此。

  相比于其它朝代,明朝从建立到灭亡,都没有出现后宫干政或者外戚专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都与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刻苦学习,吸取了历朝历代的教训。

  因此朱元璋将历朝历代的不足都进行了改进。

  朱元璋下旨所有的太监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

  由此说来,太监干政在明朝前期几乎没有出现。

  即使是魏忠贤这样的太监,也不足以威胁皇权的统治。

  在防范外戚专权和后宫干政方面,朱元璋的首先造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牌,立于宫门口,上面刻画了八个大字: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后来,文官集团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对皇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威胁。

  之后就有了内庭司礼监和外庭内阁互相牵制。

  古代史上出现了很多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政,后宫和外戚是相互存在的。

  后宫的妃子权势变大,那么她的外戚也会水涨船高。

  比如说西汉的吕后专权,她破坏了刘邦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就导致了问题出现。

  朱元璋对后宫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他想到了两个办法。

  第一就是在选妃上与众不同,其次就是加强了后宫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选妃的制度。

  明朝时期,从朱元璋开始,就出现了“后妃多出民间”的现象。

  除去开国之初盛行与勋贵联姻以外,剩下的明朝皇帝在选妃方面,几乎都是出自民间。

  明朝选妃都是在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类似于今天的海选。

  之后就由礼部进行筛选,最后剩下的几十人带入宫中。

  在这几十人中,挑选一二人作为后、妃,其余的女子以礼送回家。

  这样一来,后宫中的皇后、妃子全部出身在民间,就没有了后族强大的势力。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不会对皇权产生威胁。

  明仁宗的张皇后,被称之为“女中尧舜”,她就是出自普通农民家庭,之后当选为太子妃,从此之后在皇宫中生活。

  成为皇后之后,她的父亲被封为七品的兵马副指挥。这个职位不会对明朝产生任何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明朝外戚的世袭制在嘉靖帝期间被废除。

  这样一来,外戚想要获得权力,更是难上加难。

  有了这样的策略,就有了后宫压根干政不得,连外戚都掀不起什么风浪。

  史书对明朝评价为“故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朱元璋的办法,让明朝从建立到灭亡都没有出现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不过这样做也是有弊端的,就是皇帝少了一个强大的外援。

  外戚用好了肯定是皇帝强大的助手,但是明朝从根本上来说就没有这种外援。

  坤兴公主说到张敏时,她知道又一个祖训摆在父皇面前。

  京师保卫战以来,父皇改变和废除祖训就像运动员挑战世界纪录一样,都不知道有多少条了。

  如果父皇愿意为张敏和朱慈烺做主,他又将打破一个纪录。

  朱薇娖不知道那些大臣会不会又要狂喷父皇,她以前可没有少被大臣喷,后来他把都察院都给废除了。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