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5章 中医第一解剖人_这个医生不缺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叫这个名字,不是说收集的错误病例,并加以纠正而起的名字。

  而是因为王老先生认为,之前的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内容有问题须改正,才起的这个名字。”

  能承认自己所学有所欠缺,能勇敢的指出自己前辈的错误,理论的不足,这就不是常人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别说是清朝年间,就是放到现在这个社会下,这种批判前辈的行为,质疑一些已经定型,且多少年都被大家遵守的东西,那也得给提出者冠一个‘狂妄自大’的名头。

  而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妥妥的‘欺师灭祖’。

  但更让杜衡折服崇拜的,是这位老先生不光顶住了这个压力,而且还很明确的指出了错误的地方,并直接给出了最有利的证明。

  杜衡缓缓吐气,然后接着说道,“比如中医古书中画图记载,人的胸腹有三腔两隔膜,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三焦’。

  但是王老先生却通过自己的实验,明确的告知了当时的世人,还有中医从业者,人的体腔只有胸腹两腔一隔膜。”

  田院长听得出神,同时她也明白,杜衡说的这些,对中医会有什么帮助,同时也明白了,中医好像也不是自己认为当中的那个样子。

  而此时的杜衡还没有停下来,接着说道,“早前的医书记载,人肺有六叶两耳二十四管。

  但是王老先生却改正为‘肺有左、右两大叶,肺外皮实无透窍,亦无行气的二十四孔’。

  另外最早的中医理论有肝分四叶,胆附于肝右第二叶的误载,而王老先生就改正了这个肝为七叶的错误说法。”

  田院长抿了一下嘴唇,轻声说道,“老前辈在那样的环境中,做出如此伟大的事情,真是令人敬佩。”

  杜衡也是莫名多了一份与有荣焉的感觉。

  中医,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是一种虚无缥缈、胡编乱造的东西,它是一代代中医人,在不断继承,不断更新,不断更正的一门还在继续发展的医学。

  而此时杜衡继续说道,“以前的时候,中医认为思维杂念是从心里生产出来的,即便是到了今天,还有一些中医大夫、国人在这么说。

  但是王老先生在当时就提出,‘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的说法。”

  田院长轻轻点头说道,“这个看法与现代解剖学,及生理学看法很相近,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改错。”

  说着还感慨的叹口气,“有了这个理论,这就把虚无神话的中医,给拉回到了世俗当中啊。”

  杜衡也跟着叹了口气,意犹未尽的说道,“王老先生的这本《医林改错》中,除了更正了一些之前错误的理论之外,最重要的是在‘活血化瘀治则’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

  他的有些名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