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九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_召唤猛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给他绕了进去。便隔着木板玉手一指,“你且道来?”

  阿牧达旺也不推脱,遂续道:“神是达人,通晓事理,称之为神。不懂宗教佛理的人,盲目崇拜,以为佛神是永生的自然人类的异灵,那就变成了迷信。”

  “你适才说污鬼之物纠缠,我便说这个吧:佛家主张一切生命都是“因缘所生”,而非由一个全能的造物主所生,所以佛教也通常被归类为“无神论”。然而此“无神论”并非否定鬼神之存在,相反的佛教也是承认鬼神存在的。

  在《华严经》、《地藏经》,乃至于《阿含经》等,都有鬼神记载。然而佛教认为鬼神也只是六道轮回之众生,虽拥有自然能力--神通,但其寿命也是有限的,命终后仍要再度投胎转世。因此更明确的说,佛教的“无神论”不是“无鬼神论”,而是不认为有一个自有永有且主宰宇宙的创造神。所以佛教的无神论观点和一般的无神论观点是必需加以区别的。

  佛教认为众生都有佛性,修行到家,自然成佛。所以求佛不如求己,能悟得了自性,众生便可成佛。而且佛是讲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即使其拥有神通,也只是知劫自悟,了解果报和业报而已。污鬼之物纠缠与你,便是你俗世已了。

  即使是得道高僧,其之将死,也只是当成是消劫或轮回而已,并不勉强求生。反过来说求佛拜佛,便是高僧自身都不保,如何保你?以此观之,烧香祈福,无异于缘木求鱼。但何以善男信女如此执着呢?一是无知,二是求解脱。”

  彤萱甚是满意,“那你是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神了?”

  阿牧达旺拨动着手中的佛珠,道:“一个人生病了却不去看医生,却有人向佛祖忏悔。烧香拜佛虽是个形式,但若诚心去做,即使不能祈福,也不失自我安慰,从而麻痹了生活中的痛苦,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即使圣明如孔子,也不语怪、力、乱、神。他认为活人的事都搞不清楚,研究死亡的事情干什么。

  孔子从不正面回答是否有鬼神,但其也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祭神如神在。个人认为,孔子是谦虚好学,实事求是的人。鬼神的事其无法证实,所以不敢说有。但其乃殷人之后,而殷人尚鬼神,所以不能证实也不敢去反驳祖先的信仰。因此才会有子不语。”

  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佛理精深微妙无比,多少绝顶聪明之人进去了,再也绕不出来。鬼神之事,连圣人都无法穷其究竟。我辈凡夫俗子,何必把时间浪费在此苦思无果,不妨学孔子的敬而远之,祭如神在。

  话毕,趁着草棚内的女子沉默的时候,他转身离去,一边走,一边甩袖,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是不知有多少人能坚持呢?”

  声音传去,有几分不羁,几分感慨,几分明理。身后的木板微微推开,穿着白色靴子的脚尖露出门外。而彤萱的目光却是追随着阿牧达旺的身影而去。

  漫山遍野一片唰白,而这个男人的背影,就如浑然天成般,与那天地融为一体。她心猛跳不停。却是看不透他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