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局已定_公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脱罪责,说他可能能力不足,只是一时疏忽,这又不对,当年的时候,解学士可是信誓旦旦,说这古部堂乃是能臣典范,又精通钱粮之事,这才力压了何建兴一头,成为了尚书,现在何建兴能拟定出来的章程你古朴拟不出,你这不是说解缙任用私人么?

  所以无论如何辩解,都可能误伤同类,而且误伤的,都是比古尚书更加重要的人物。

  因而,所有人哑了火,有不少御史言官,为了今日的廷议,可是搜肠刮肚,早就想好了一箩筐的言辞,可是现如今,竟是压根没法儿道出来,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

  这班中,郝风楼却是露出了些许的微笑,古朴完蛋了,而何建兴在陛下面前,却显露出了对圣旨的上心,这本来不是他的职责,可他是侍郎,眼看尚书大人对圣旨简慢,草拟一份章程,则显出了他的忠心。另一方面,他拟定的章程并无差错,谁也挑不出漏洞,也显示出了他的能力。

  至于……这一次他踩着古朴上位,只要他一旦升任尚书,那么接下来,必定会被孤立,此次是赵王、陈学和郝风楼乃至于背后的财阀拱他上位,他既然不可能再与太子、解缙人等修好,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紧紧抱住赵王殿下这根大腿了,有他主持户部,交趾和暹罗那儿人口的危机,用不了多久,将会大为缓解。

  有了人口,充足钱粮,还有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各种技艺水平的提升,整个西洋,将会是另一番的局面。

  而郝风楼所期望的一切,都可水到渠成。

  ……………………………………………………………………………………………………………………………………………………………………………………………………………………………………………………………………………………………………………………………………………………………………………………………………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已经和朱棣的好恶无关了。

  朱棣或许觉得古朴这个家伙,未必有欺君罔上的胆子,也未必就如此大奸大恶,可问题就在于,古朴对圣旨敷衍了事,漫不经心,这却是实情,若是宫中不予处置,或者只是轻轻惩罚一番,那么将来,宫中的圣旨放出去,各部都似古朴这般,这天下,还能姓朱么?

  做天子的,自然该恩威并用,而抗旨不尊,关系到的,就是天子威信的问题,若是朱棣连这个都不在乎,他就不是朱棣了。

  朱棣目光冷下来,终于做出了裁决:“户部尚书古朴,立即交锦衣卫查办,户部尚书开缺,侍郎何建兴忠心耿耿,熟谙部务,可暂代其职,待朕择选出贤明,交由廷议讨论,再有任用。”

  前者是收拾古朴,后者呢,却是提拔何建兴,虽然何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