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八章:人非圣贤_公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个半死,偏偏他是知道来龙去脉的,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意气之争,而是内阁几位学士之间生出嫌隙之后而演化出的缩影,自己最好,还是不要搀和这趟浑水的好,于是他选择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和稀泥。

  这世上,和稀泥一般情况,不但不会平息事态,反而是更容易把事情闹大的,果然,当日都察院闹的不可开交,纷纷上书弹劾,这个痛骂,那个痛斥,相互抨击,闹的满城风雨。

  而内阁没有动静,谁都没有吭声,他们若是此时肯出来说几句话,事情可能就偃旗息鼓了。

  偏偏他们不发一言,无论是解缙还是杨士奇,是金幼孜还是杨荣,甚或是各部堂的尚书,大家都不做声了。

  不做声并非是他们公允,而在于,他们在鼓励下头闹下去,这显然是内阁之间的角力,虽然无人站在前台,可是下头的门生故吏,下头的旧僚、同乡、同窗们,此刻却都红了眼睛,各自捉对厮杀,谁也不肯后退半步。

  这一桩桩的事,郝风楼当然知情,他唯一意外的,就是杨士奇为什么会在流官上头和解缙反目,不过他们的反目,反正对自己来说不算吃亏,此时恩师问起,他也轻松极了:“哦,是听说过,不知恩师以为,此事……”

  姚广孝冷笑:“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交趾,无非还是你这个家伙,内阁之所以闹起来,无非是借机发难而已,解缙虽是聪明绝顶,可是却颇为自负,内阁中的事,大包大揽,又以黄淮、金幼孜、胡俨等人为党羽,一人而言断内阁之事。杨士奇此人,也是野心勃勃,岂肯一直甘居他人之下?今日不是拿这交趾的事来闹,明日终究还是会寻其他的事,不过……此番杨士奇在此时发难,倒是让人有点想不透,杨士奇这个人,还算沉稳,绝不会无的放矢。”

  郝风楼不由苦笑,说了这么多,等于是没说,他沉吟片刻,道:“师傅,最奇怪的是这解学士,他的意图,其实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定要维护这流官制,可是为何在这节骨眼上,却要节外生枝,我若是他,必定要息事宁人,全力对付弟子才是,弟子怎么都想不明白。”

  姚广孝眯着眼,淡淡的道:“流官和土司之争,无非是下月初一争议而已,攘外必先安内,若是满朝文武不能一致,到时廷议,该当如何,况且此番,杨士奇摸了他的虎须,他若是没有反应,又如何服众。问题的根源,终究还是太子殿下身上,太子殿下如今已经开始参政,说穿了,这确实是太子擅长的事,而太子参议国政,无非有两个原因,其一,便是为天子分忧。这其二,便是凭此弄出点政绩而已。

  要政绩,当然容易,只要百官肯为他遮掩,肯为他效劳,出了错,自是下臣的错,有了功,自是太子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