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集 战俘营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那么熟悉?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哦,原来是《凤阳花鼓》。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嘿!向小强听着这个歌词,哭笑不得。

  看来这里还真有一番精心准备啊!干什么,翻出这几百年前的老歌子,准备让自己这个大明将军、还有郑玉璁这个大明郡主难堪一番?

  前座的北清官员没有回头,不过向小强看他的后脑勺就猜得出,这家伙现在一定心中爽得要命,在一片阿Q的自豪感中,yy自己生在了一个不需要“卖儿郎”的王朝。

  车队继续慢慢往里开,外面大喇叭里的歌声继续传进来: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百姓苦难当。捐税多,租子重,官府逼人似虎狼……奴家走遍千万里,到处饥寒到处荒……”

  想必在另一辆车里,郑玉璁也听到这歌了。不知道她是什么反应,会不会笑出声来。

  也不知道玩这一手是广武的授意,还是下面的自作聪明。不管怎么说,这都有极大的讽刺意味。且不说现在翻出几百年前的老歌来yy算不算黔驴技穷,难道这些北清官员们都没现,只要把这《凤阳花鼓》改一个字,就是现在北清治下北中国的悲惨写照?

  只要把“自从出了朱皇帝”改成“自从出了清皇帝”,就ok了。多一个字都不需要改。

  对了,至少在几百年前的北明,遭了灾荒还能“身背花鼓走四方”。在现在的大清,遭了灾荒只能“身背花鼓”坐在家里饿死。因为想“走四方”,那是要路条的。

  ……

  外面的歌唱完了,接着又传来了一些音乐声,好像还有人物对白的声音。向小强听着好像是个什么电影。但是音质太差,又是隔了那么远的高音喇叭,听不清楚说的什么。

  这时候,道路两边出现了一排排的简易木头平房,都用白色油漆刷的崭新,强烈的反射着阳光,很是刺眼。

  接着,向小强眼睛一亮,一下子扑到车窗前了。

  这些房子前面,是一个个的人。穿着灰布囚服,崭新、干净,也是和这些房子一样,一尘不染,和这到处都是尘土的矿山环境非常不协调。

  更不协调的是,这些穿囚服的人都在做运动,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坐在一起下棋、打牌。并不是坐在地上,而是坐在整洁的桌椅旁。

  两边的房子整齐排列,一直延伸到远方,每座房子前都有这么几个人,运动、下棋,也是一直延伸到远方。

  向小强喉头一紧,一切都明白了:

  他们就是明军战俘。

  车队经过的时候,这些战俘仍是低着头下棋、打牌、踢毽子、跳绳……全神贯注,连头都不抬一下,显得对自己正在做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