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六章 开发江南_贞观女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朝廷并不强迫百姓上缴多少粮食,而是按收成,按比例收缴粮食,故而百姓的收成好坏直接关乎粮税数额。

  陇右、益州、河洛、兖州这些地方不但有着著名良田,也是各州人口密集之处,耕种的百姓数量多,上缴的粮税自然也是远超旁处。

  江南地处偏僻,人口也是稀少的很,同人口众多的大州相比,自是看着逊色的很,也正因此才让朝廷忽视了江南的潜力。

  可其实只要认真查看,还是能瞧出其中不同的。

  江南粮税虽非第一,甚至连前二十都排不进去,可那只有十四万农民的余杭,其上缴粮税却远超不少拥有二十几万农夫的地域。

  排在余杭上方的地域,少说都是拥有三四十万农夫的重镇,若以人头平均来算,江南各地都能排入前五前十,且在近几年中,江南各地非但没被拉下,且各有增长。

  可见当真同房遗玉所言,江南气候适宜,故而产量远比别地要多,一旦江南人口增加,耕地增加,其实力自会展现出来。

  就在房遗玉明悟的时候,唐太宗继续道:“朕虽然不太能懂你说的那些,但事实就在面前,江南在人口稀少的情况下,却依旧能够保持粮税增长,绝非凑巧,正如你先前所说,是因江南的特殊气候造成,朕也相信,一旦江南发展起来,其粮食产量将碾压益州、中原。”

  房遗玉点了点头:“这是必然现象,江南的土地无论是开垦好的良田,还是闲置的荒地,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其特殊气候,江南的稻米成熟极快,往往在一年中能够收割两季、三季。这点也只有江南能够完成,故而我一直认为若想解决大唐的粮草问题,必须先振兴江南农业!”

  唐太宗闻言动容:“当真如此?”

  在大唐耕种水稻,概是以一季为主,百姓们便是有时间也没那胆尝试,多是利用田歇,种些应季蔬菜,没有重复耕种水稻的情况,故而一年收割两季,在当下而言,是骇人听闻的事。

  “这点我能担保!”一年收割三季还需研究研究,但以那江南的特殊气候,一年收割两季稻米,还真是手拿把掐的事。

  “若当真如此,朕还必须开发这江南不可了!只要粮草足够,朕何愁不能征伐海外!”唐太宗豪情干云,江南在他眼中只是个工具,他真正要做的是成为天下共主,征服那些不臣大唐的国度。

  房遗玉突然笑道:“皇兄,我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说到关键,要知江南的田地只是开发江南的一个原因,但真正缘由还其后的金山银山。皇兄,丝路是我大唐经济命脉,但您可知丝路为何会给我大唐带来那般的丰沃利益?”

  唐太宗沉吟半晌,道:“许是因国家之间的通商吧!各国物产不一,我大唐稀疏平常的丝织品,在西方国家却是比黄金还要昂贵,而那些国家常见的玩物,在我大唐也是能卖到供不应求。其中的区别之处,自是为彼此带来巨大利益,故而丝路上商旅不绝,我大唐也可从中取得各类税收,收益匪浅。”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