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6章 ,协约国决议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童能得到了免费的教育。虽然这一点让朝鲜长达几千年的士大夫制度、知识分子阶级感到不满,在朝鲜能读书、识字的几乎算是上流社会,一下子把上流社会的特权普及,那跟没有特权是一样的效果。但这一点还是迎合了整个革新的时代,以及朝鲜广大人民的心理。

  而在没有正式推行义务教育制度之前,通过对当地私塾、学校和地方报纸的投资,设立一些冠名的教育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制度,来宣传中国对朝鲜的无私资助和友好的一面。比如“中朝友好奖学金”、“中华留学奖学金”等等。三十三师师部还特别遵奉元首行营的命令,成立了师部文化部,从国内调派专业人士来到朝鲜,认真分析*统治朝鲜时期与朝鲜民族存在矛盾的一些地方。

  当年*在朝鲜强行推行断发令,要求朝鲜人改行西方服侍和发型,这一举引起朝鲜民族极其强烈的反对。针对这一点,师部文化部在占领区内进行宣传,称中国不会强迫朝鲜老百姓做任何不愿意的事情,允许并鼓励朝鲜老百姓保持民族风俗习惯。

  至于*在朝鲜学校展开的文化侵略活动,包括编纂朝鲜历史、禁止朝鲜高等学校教习朝鲜文等等,文化部也进行了一一的针对性反击。一方面不仅散播斥责*奴化思想的无耻性,一方面提倡朝鲜民族性。

  这一系列活动,就是为了制造朝鲜民族与*人之间的隔阂,将朝鲜与*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化,让所有朝鲜人都认识到他们接受*的统治,就是接受被*奴役的现实。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文化部还伪造了几年前的一份*报纸,在报纸上刊登了*人评论朝鲜人是三等下民的言论,以此“揭开”*对朝鲜根本不是共荣共好!

  这样的景象一直维持到六月二十八日,这已经是丹东战线发起总攻之后的第四天。为了配合丹东方面的行动,三十三师和三十五师决定发起一轮足够强势的进攻,尽可能把双方对峙的距离推进到五百米之内。行动就在当天下午开始,上阵之前每一位士兵喝了一碗盐水,然后在炮兵的掩护下分别向满铺、和平两县发起进攻。

  在后方的宣传上,文化部称这次进攻是为了巩固“光复区”的安全,将火线向南方推移,避免让已经“光复”的地区遭到战火的影响。这一点切中了许多朝鲜老百姓的心理,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受到战火波及,既然中*队要向南进攻,那当然要全力支持。

  于是在开始作战之后的几天,不少朝鲜老百姓自发组成运输队,帮忙中国后勤部队向前线输送物资。一开始前线部队没有任何表示,可是第二天就接到师部的命令,要求接受物资的部队给朝鲜民夫队结算工钱,一人一趟五角钱,这五角钱当然是以“共和币”支付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