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7章 ,日本福冈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以前你从来不会下厨房,没想到你随我来日本治病,反倒累你做这些事情。”蔡锷叹了一口气,十分感动的说道。

  “其实我现在才发现,料理厨艺也是一门学问,这两个月来我在日本学到了不少东西,以后哪怕回国了我都能好好的照顾你。”小凤仙一点也不觉得不好,她反而沾沾自喜的说道。

  就在这时,病房外的走廊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没过多久病房门就被急促的敲响了。不等蔡锷回话,门外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推开了房门。来者是一个与蔡锷年龄相仿的男子,身穿着笔挺的中国传统长衫,脸上带着兴奋之色,手里还捏着一份电报抄纸。

  蔡锷看了对方一眼,淡然一笑的说道:“韵农兄,今日又有什么好消息?竟让你如此振奋开心,我猜一定是国内大局已定了?”

  来者正是与蔡锷、蒋百里齐名并称“陆士三杰”的张孝准。

  张孝准(1881年~1925年),字韵农,号运隆,长沙县沙坪乡赖家屋场人,七岁入乡塾读书,十七岁在王先谦家任塾师,为王赏识。得王赞助,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留学日本成城学校,毕业后,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步科工兵班,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毕业时与蒋方震、蔡锷同列前三名。次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张孝准回国后,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幕,又经过徐世昌的保送,远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四年,除精通日语外,还懂德语、英语,在当时留学生中颇不多见。

  “陆士三杰”之中,张孝准的名声远远没有蔡锷、蒋百里之大,但是论起才学张孝准绝不在蔡锷、蒋百里之下,只可惜张孝准早年没有像蔡锷那样大展拳脚,又因为英年早逝而未曾赶上抗日战场上建功立业,因此才在历史上甚为低调。

  当年陆军士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然而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百里拿了,天皇的赐刀也归中国。日本史官普遍感到颜面尽失,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学员蔡锷。在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特意先检查一下,不幸这次的结果依旧是中国人,正是张孝淮。

  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象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然而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不得不又增加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被迫定为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增加的两个日本士官一个名叫荒木贞夫,是后来的日本陆军大将、陆相,同时也是侵华战争甲级战犯。另外一个名叫真崎甚三郎,是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

  自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张孝准遭到北洋政府通缉与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