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6章 码头上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中国的版图。

  广东五个师的炮兵编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尚且缺乏体系。基层的炮兵还算过得去,但炮兵指挥却大有欠缺之处,没有成套的战术,也没有熟练的布阵,甚至连大炮的型号都参差不齐,搭配不科学。

  吴绍霆决定在装备德国新炮之后,请德国顾问对炮兵进行一番调整,哪怕重新训练都行,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最精干的炮兵部队。

  不仅如此,早几个月与德国合作的飞艇技术,最近进入正式的生产阶段。

  吴绍霆安排了两个生产基地,一处是广州黄埔机械公司,另外一处则是整顿过后的新马尾造船厂。齐柏林公司派遣一批专员在广州成立了办事点,等到中国飞艇市场成熟之后,这个办事点会直接与张盛霆公司合资成立分公司,这些都是可遇见的事情。

  随同飞艇技术一起传入广州的,还有德*方专用的飞艇投弹装置,有了这个装置,飞艇便成为了一座空中大炮,在没有防空设备的现今中国,必然将成为一大杀器。

  在飞艇投入生产期间,露州航校配合的开设飞艇驾驶班和投弹手班,提前开始培养飞艇方面的人才。梧州、广州、漳州、福州、韶关五地,同时开始修筑飞艇港口,只等飞艇出厂之后,立刻就能编入服役序列。

  吴绍霆特意找过齐柏林公司的特派专员,向他们提出了用氦气代替氢气注入飞艇气囊的办法。1895年时氦气已经被人类发现,不过因为提炼较为困难,并没有被人们广泛重视。欧洲飞艇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仍然在使用氢气,直到因为氢气易燃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于七十年代开始更换更加稳定的氦气。

  他知道像欧洲那么小心精细的操作都避免不了惨剧的发生,更不用说才刚刚岂不的中国了。造一艘飞艇的价格不菲,培训人才也不容易,与其图这个便宜用不稳定的氢气,还不如多下点成本使用氦气。反正石油能源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得到重视,利用硫酸处理沥青来生产氦气也不会太艰难。

  德方技术人员只是为吴绍霆服务,既然客户这么要求,他们当然只能照办。不过若是要更换氦气,现阶段生产的时间将会延迟一两个月时间,因为目前氦气最大的提炼国并非德国,而是太平洋另外一边的美国。

  南方的冬季总算露出了刺骨的寒冷,在公历进入1914年1月2日这天,广州码头一片区域经过特别安排,被巡阅使署衙的警卫队团团包围。吴绍霆与一众部下一大早就赶到这里等候从北方驶来的德国商船。参加督军共商大会的各省先前代表团也都派出专员跟随来此,一起等候迎接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

  清晨的薄雾渐渐从海面上散去,悠远的汽笛声划破了宁静的海域,一艘巍峨的大型商船渐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