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帮会会义。也正是在这个契机之下,诞生了*革命十六字政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导入,使致公堂组织得到了较好的整顿与改造,*革命十六字政纲的确立,使致公堂由一个封建帮会改变成了一个具有*主义革命性质的进步组织,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司徒美堂,原名羡意,字基赞,广东省开平人,着名旅美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1882年3月赴美谋生,加入“洪门致公堂”。1904年,孙中山赴美活动,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后,司徒美堂多次发动筹款,支持国内的革命。为支持抗日,司徒美堂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1948年,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及召开新*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政府的主张。1955年,司徒美堂因脑溢血逝世。

  从反封建革命到反侵略战争,洪门一直都在为中国贡献人力、财力,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同胞,即便甚至从没有回到过故土,但他们依然秉承着爱国之心,从未忘本。这些没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要比许多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更值得尊敬。

  当地时间下午二点,陈炯明和英文翻译随员乘坐出租车来到唐人街,道路两旁都是古典的东方建筑,大部分是广东一带的牌楼,也有一些闽南地方风格的楼宇。这里的道路很拥挤,道路两旁停满了小摊位,贩卖着各种商品,从杂货到肉食,从成衣到地方特产,一应俱全。穿着不同衣装的华人穿梭不息,大部分都是南方口音,偶然才能听到一两句英文。

  出租车拐了一个弯,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黑人司机回过头来,战战兢兢的说道:“很抱歉,我只能停在这里,再往前开的话那些三合会的人会收我的保护费的。这里的帮会实在太多了,我是没办法把所有保护费都交清的。”

  英文随员把司机的话翻译给了陈炯明,陈炯明点了点头,付了车资,下车时有问了一下具体的道路。虽然他来唐人街有一段日子,可是今天还是第一次前往安良总堂。

  “下车之后您向前走,靠右边看到第一个巷子走进去就是。如果您实在找不到的话,在路边随便找一个人打听一下,这里的东方人都知道安良堂的。”黑人司机说道。

  下了车,陈炯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然后带着随员沿着街道向前走。

  就在这时,马路对面忽然传来一声尖叫:“抢东西呀,快来人呀。”

  这是一个妇女的叫声,而且还是中国白话。

  很快,一个黑影飞快的穿过马路,撞倒了好几个行人,匆匆忙忙的向街道这边逃跑。仔细一看他是一个黄发碧眼的洋人,手里仅仅拽着一个提包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