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9章 扶持桂林军政府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大提高了各级军官的实战指挥能力。

  革命粤军的战略从西线转移到北线,增加对湖南北洋军的防范。

  九月底,吴绍霆经过多次游说,终于与桂林军政府达成一项合作协议。广东联合银行向桂林军政府提供三百五十万贷款,贷款方式以桂林军政府发行公债,广东联合银行全额购买债券。做为购买债券的条件,政府债券必须由广西联合银行印刷发行,并以柳桂铁路开发权和柳州漓江漕运税做抵押。

  除此之外,广东兵工厂向桂林军政府提供价值一百万额度的军火借贷,包括枪械、大炮、子弹、手榴弹等各种新旧武器。这项借贷以柳广铁路开发权抵押,并且合约附则上要求聘请广东特派专员为桂林军政府政策顾问。

  这些条件刘谷香和刘震寰不得不答应,因为两年前陆荣廷就把广西兵工厂从桂林迁移到南宁,桂林军政府所有军火的供应只能依靠外购方能维系。从南宁购买军火是不可能了,最近的也只有广东。

  吴绍霆一心想要成为桂林军政府的幕后*纵人。桂林军政府的存在,可以彻底解决广西对广东的威慑,同时还能影响整个西南四省的*布局。刘震寰和刘谷香没有经济基础,单靠十个营的兵力未必能持续多久,他们与吴绍霆合作是保证桂林军政府运营的唯一途径。

  不过这个合作不算公平,因为吴绍霆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扶持一个政府的消耗十分巨大,广东省内的经济自给自足尚且刚好,自然没法维系另外一个傀儡政权。所以吴绍霆才会索要两段铁路的开发权。

  广东联合银行是吞不下三百五十万贷款和一百万军火借贷,所谓柳州漕运税根本是杯水车薪。银行只能将铁路开发权拿到手,然后转手卖给两广的民商,借此获得一批现款转借给桂林军政府。实际上广东联合银行仅仅是充当了一个中介的角色,顺带捞一笔附加价值。

  聘请广东特派专员为政策顾问,往好的角度去说,是吴绍霆希望帮助桂林军政府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以确保桂林军政府的寿命足够持久;往坏的方向来讲,这就是吴绍霆干涉、掌控桂林军政府民政事宜的手段。

  转眼间到了十月,酷暑的天气渐渐过去,然而夏季的余热尚未完全消散。

  吴绍霆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把粤桂战争伤愈复员的一批士兵,加上部分预备役新兵,并以黄埔军校二期、三期的学员军官为骨干,组建了教导二团。教导二团分配在革命粤军第三师番号之下,暂时由师部直辖。这样一来第三师的编制与第一师相差无几,只缺一个炮兵团。

  教导二团刚刚开赴韶关与第三师汇合,广州都督府就在同一天收到了三个消息。

  一个好消息,两个坏消息。好消息是王长龄和朱执信抵达重庆,成功说服熊克武为代表的九人团川军势力起兵讨袁。坏消息是湖南和江西双双告急,曹锟沉寂了两个月之久,终于在*政府亲自勒令的压力之下,开始出兵进攻衡阳;李烈绝和林虎在江西节节败退,十月二日丢了南昌,讨袁军分别退往宜春和鹰潭。

  熊克武起兵讨袁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因为王长龄和朱执信的谁说,早在孙中山、陈其美还在上海活动,粤桂战争还没正式打响之前,川军内部早就沸腾不已。川军士兵受革命思想影响浓厚,加上蜀地成都和重庆两地政权合并之后,川军北伐的愈发强烈。庚戌革命时,川军已经出兵到湖北,只可惜没过多久南北议和,北伐军只好又返回四川。

  王长龄和朱执信抵达重庆,主要是带来了粤桂战争的结果和杨希闵、刘震寰起兵的消息,这个消息就像是催化剂,让原本犹豫不决的熊克武,被迫选择起兵讨袁。熊克武早年跟黄兴、孙中山活动密切,所以从阵营和道义上都要支持二次革命。可是他内心深知现在讨袁的困难,一旦宣布响应革命,那是一条不归路。

  不过最终在九人团内部和部下的呼声之下,熊克武只能硬着头皮行动,也算是保全了自己革命者的名声。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