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9章,新的格局_1908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水如大川,要想找到是谁泼出来的,那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不过情报人员自然有一套办事方法,他们先从那些信从这些言论的人下手,对这些人进行密切的监视,全面调查他们的背景。既然这些人相信谣言,那自然有不安分的原因,要么他们就是主谋,要么主谋就在他们身边。

  经过几天时间的忙碌,中情局总算找到了一些头绪,在他们入手调查的几十个对象当中,有八个人是中华革命党的党员,另外五、六个人则分别与这八个人是认识的,当然至于认识的关系程度还有待追查。

  虽然这算得上一条线索,但仍然很难有jing准的证据,毕竟中华革命党一直以来都是反对党身份,只不过势单力薄所以没什么做为和影响。另外这八个党员以前都是同盟会在地方的骨干成员,属于那种ji进的政治活动者,之前还一直反对荣誉改制,现在反对“举孝廉”和“时评”教育手段也很正常,这暂时不能说明他们是有yin谋的行为,或许仅仅只是跟风。

  一九一七年七月份,格局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种僵持。

  自从中华民国先后与英国、俄国议和之后,可以说是彻底脱离了世界大战的战场,仅仅是保留着一个同盟国的名份而已。只是,这看似与大局并无直接联系的事情,却间接的给欧洲战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英国从南亚战场ou调了全部的战略资源,转而投向法国正面战场上面。这一举虽然有几分强弩之末的虚张声势,但不可不否认,时至七个月之久德国主力部队仍然被困在巴黎,未能再向西边ting进半步。至于做为“奇兵”的意大利,除了发动突袭抢占了里昂之外,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做为,甚至即便有多余的兵力继续组织进攻,也装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只是一味的巩固占领区,并在占领区内大肆掠夺,就好像他们的战场就局限于此似的。

  至于塞尔维亚战场上,同盟国的三支大军疯狂的进攻之下,终于显出了防守松动的状况,但严格的来说同盟的进展依然不算有效率,哪怕塞尔维亚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也能继续坚持七、八个月之久。

  因此,同盟国在声势上获得的绝对优势,但却没有办法全部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总体而言整个欧洲战场还是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军事时评家们都看得出来,事实上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中国与英、俄议和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长久以来的大规模作战,使得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陷入了资源困乏状态。

  正因为如此,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无法组织像之前那样有效率的作战,哪怕协约国处于弱势,但凭借战略防守的姿态还是能跟同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