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7章 同温层堡垒出击_抗战之重整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亲自抵达机场,只因负责此次油田轰炸任务的为中夏全新的重型轰炸机,她有一个极响亮的外号:

  同温层堡垒。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轰炸机的初次实战。

  同温层堡垒的最大载大量超过了30吨,最大飞行速度1000公里每小时。

  长度接近50米,翼展超过55米,高度比三层楼都要高。

  作战半径7200公里。

  在进行此次实战轰炸任务之前,同温层堡垒已经进行了超过两个月的试飞试验。

  中夏军工部门一共生产制造了五架同温层堡垒,一架用于试验,一架用于预备,剩下三架全部投入到此次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中。

  同温层堡垒对机场的条件要求较为苛刻,斯大林格勒的军用机场两个月前便开始了翻新工作。

  执行此次轰炸任务的三架同温层堡垒每架载弹量28吨,是一座移动的火药库。

  此前的超级空中堡垒最大载弹量也不过九吨。

  看到三架全新的重型轰炸机顺利升空之后,武展和周应山等人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没办法,同温层堡垒的体积实在是太过震撼,不亲眼看着实在不敢相信如此庞大的家伙能够顺利升空。

  轰炸机的机组成员都是老手了,顺利升空之后,他们驾驶飞机爬升到12,000米的巡航高度。

  飞机以900公里的时速向西飞行,到达克里米亚半岛之后与护航的战斗机会合。

  战斗机从克里米亚半岛是起飞,罗马尼亚油田刚好在歼五战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起飞20分钟后,有一架同温层堡垒出现了故障,仪表显示飞机正在不停的漏油,各种故障灯都亮了起来。

  机组成员尝试排除故障,但是失败了。

  中夏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温层堡垒搭载了最先进的机电系统、航电系统。

  操作难度巨大,同时也因为系统太过于先进导致故障频发。

  将情况报告给地面指挥系统之后,出现问题的同温层堡垒服从命令返航。

  毕竟是第一次实战,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可能的。

  空军司令周应山甚至只奢求一架同温层堡垒没有任何故障地抵达预定作战空域。

  因此,只有两架同温层堡垒和一个中队的歼五战斗机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空会合。

  接下来编队只需越过黑海便能抵达油田上空,将50多吨的炸弹倾泻下去。

  当然,在这之前肯定会遭到德军空军的拦截,不过中夏飞行员对此一点儿都不担心。

  大家有些震撼地看着被护卫在中央的同温层堡垒,不由自主地倒吸凉气。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