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9章 亲手制造斗争_抗战之重整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和第十六军全部,俘虏二十余万仆从军,占领整个半岛。

  截至1943年6月30日,曾经纵横东南亚的日本南方军彻底灭亡。

  南方军主力的三个司令官全部身死,唯有种司令寺内寿一屈辱地活了下来,在中风中接受盟军军事法庭的审判。

  半岛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成立总督府,恢复经济民生。

  南征军部分主力已经搭乘海军舰船前往加里曼丹岛,与美军争夺地盘。

  。。

  在台岛方向。

  收复台岛的作战于6月20日打响,华夏海军陆战队在黄海和东海舰队的掩护下分别从高雄、彰化、基隆等三个地方登陆。

  日本台湾总督、第十方面军总司令长谷川清大将进行了一系列的反登陆作战。

  但是第十方面军除了粮食储备相对充足外,重火力基本支援到了其他战场上,无力阻止华夏海军陆战队登陆台岛。

  6月23日以后,6个陆战师全部登陆台岛。

  海军控制了高雄、彰化和基隆,建立稳固阵地之后,各种重型装备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台岛。

  得到重火力的支持后,陆战队进一步扩大光复地区。

  从三个主要城市向周围攻击前进,占领主要交通枢纽,分割包围台岛上的日军部队,战事进行的异常的顺利且迅速。

  两大超级航母战斗群连续不断地提供空中支援,长谷川清不停地调兵遣将,但是始终无法阻止华夏大军光复台湾。

  战斗进行到6月30日,台北、桃园、新竹、屏东、台南、云林等,已经全部得到了光复。

  长谷川清逐渐放弃了西部发达地区,带领部队向中央山脉和东部地区转移,准备进行长久的抵抗。

  台岛上的战斗仍然在进行着,只不过最艰难和最激烈的阶段已经过去。

  …………

  日本南方军全军覆没的同一天。

  6月30日这一天,日本裕仁天皇正式授权铃木贯太郎组阁。

  日本军政两界正式进入铃木时代。

  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东条英机、小矶国昭内阁时代,从强盛到衰弱,从大东亚共荣圈到本土防御。

  所有的日本人和他们的内阁一起经历了从最高点到最低谷的跌落。

  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法接受这一现实。

  当天皇授权铃木贯太郎组阁的消息在日本本土传开以后,引发了军政两界都不小的震动。

  古贺峰一、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知道铃木贯太郎一贯的政治主张。

  在多年前的二二六事件中,激进的陆军官兵打了铃木贯太郎狼三枪。

  只因为铃木太过于保守,不愿意扩大战争。

  但老鬼子却奇迹般地在三枪之下幸存,三颗子弹到现在都还留在他的身体里。

  铃木贯太郎以79岁的高龄重新出来组阁,势必会贯彻自己的主张,寻求和平结束战争的可能。

  东条英机和小矶国昭时代强化了“一亿玉碎计划”,做好了总体防御的准备,打算与登陆本土的盟军不死不休。

  90%的海军和陆军军官也不愿意投降,拥护“一亿玉碎计划”。

  日本天皇拥有了实际的权力,正在一点点接受国家的军政权。

  再此般复杂的情况之下,铃木贯太郎想要执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不太可能的。

  很可能会让东京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狂热的军人和裕仁都不会放弃手上的权力。

  或许有人会好奇,既然东京的情况如此复杂,为何裕仁还会让铃木贯太郎出来组阁?

  其实这恰好是日本裕仁天皇矛盾心理的体现。

  不愿意投降,主要因素除了不愿意放弃手上的权力外,还在担心投降后自己很可能会遭到清算。

  把铃木贯太郎摆在求和的前沿,也许能够为自己争取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哪边成绩好便转向哪边。

  不过裕仁忽视了复杂斗争对日本自身的消耗。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