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书店的午后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一个儿子”的小道消息传遍西寺巷左右,也不知道这些个在共和国以往风起云涌大时代崭露头角的老头老太太,跟宋家到底是什么关系,故而也只是彬彬有礼的还以微笑。

  谈话大多是浅尝则止,也有好奇心胜的人刨根究底的打听沈淮的底细,但听到沈淮在东华工作,大多“哦”的一声,不解跟惋惜的神情都在脸上表现出来。

  待夕阳红彤彤的余辉从狭窄的门脸洒进来,沈淮捧着一摞书到门口准备回小姑家。谭石伟先把这摞书都横过来摆桌上,看过一遍书脊,也难得的主动问沈淮:“你在东华工作啊?”

  “嗯,在东华下面的一个乡镇里,”沈淮说道,“谭老师也去过东华?”

  “哦,我六七年在东华靖海乡调研城乡工作,住了两个月,”谭石伟很平静的说及往事,“之后直接从靖海乡给下放到平江农场,在平江一住就是八年才回京,算是去过东华……”

  谭石伟这样的人物,全国各地应该走过不少地方,听他只在东华市住了两个月,算不上有多少渊源,沈淮颇为可惜,不然东华的发展多少能借他一点势。

  “哦,我在梅溪镇工作,跟靖海乡就隔着一个镇。”沈淮说道。

  “我知道,是鹤塘镇嘛。”谭石伟是个甘于平淡的人,对沈淮身为宋家老四的儿子只在东华下面的乡镇工作,也没有表示特别的惊讶,说着话,手里也没有停下来,顺溜的把书价码算好,又拿出塑料绳跟剪刀,把一摞书捆扎好。

  沈淮也知道谭石伟见过太多表面温良和善的权要子弟,压根儿就没有他表现的机会,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两句话,付过钱就拿书告辞离开。

  同为燕大的教授,纪庚新是国务院的顾问,都快七十岁了,在国内学术界依旧很活跃,依旧在燕大教学、带博士研究生。

  谭石伟同是燕大的教授,研究的又是城乡问题,沈淮不过对他没有什么印象,但看他也就六十岁出头一些,应该正是学术生命的鼎盛期,却选择退休,心想他或许是纪连云女婿的缘故,反而在学术研究上受到限制,没有发展的机会。

  这也很正常,毕竟纪连云从九二年彻底退下去,又提拨两个人进入这一代的领导班子,要是谭石伟在能影响国策走向的学术界也异常的活跃,显然不是其他派系愿意看到的。

  政治从来都是有取有舍、有进取、有妥协,沈淮心想谭启伟选择在西寺巷口开家书店安渡退休后的生活,也许就是一种妥协。

  沈淮心里想着事,迈门槛从台阶下去,也没有注意看两边,就听着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啊!”

  沈淮吓了一跳,就看见昨夜在书店灯下的那个女孩子,正骑着一辆自行车飞快的朝他直冲过来,看她慌了神的样子,显然是忘了要刹车。

  沈淮身后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