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潘石华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设,建成的集资房小区,居住条件将丝毫不比市里的住房差。

  由于初期投入的基础投资比较大,置业公司初步核算的集资房每平方米造价是六百五十元,不比市里的住宅便宜多少。不过,东华市区对外公开出售的商品房数量极少,也由于交通、户口等方面的原因,镇上还是有很多人家因为子女长大成rén等种种原因,迫切需要在附近能多一两套住房来改善居住条件。

  集资房都以中小户型为主,参与集资建房一套仅需四五万元,对梅溪镇相当一部分家庭来说,不是遥不可及。到三月中旬,到置业公司交款,参加集资建房的居民就超过百户。

  包括钢厂职工在内,置业公司很快就又筹集到上千万的建房款,到三月下旬时,沈淮又决定再启动四栋住宅楼的建设。

  同时,东华市各方面的工作也是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

  三月下旬,在谭启平的多次催问下,市钢厂、市建公司与业信银行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最终达成整体转入天衡大厦的协议。

  虽说相比较市钢厂前后投入的一亿一千万建设资金,业信银行购入未完全建设的天衡大厦仅愿意支付不到八千万的并购款,但一次性得到这笔款项,也叫经营上陷入困境的市钢厂缓了一大口气。

  在早些时候,市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梅溪、鹤塘两镇从霞浦县划出、并入唐闸区的决定,并报送省政府批准。

  不过也是赶上好时机,淮海省多个地市都有调整城区范围的要求,省政府也顺应潮流,集中通过多个申请,梅溪镇划并唐闸区的批文在三月底就批了下来。

  这次划并,主要也是为打开城区往东南方向发展的空间。

  不过,在沈淮看来,还远远不够彻底:应该将东南翼的靖海乡、海垦农场一并划置过来,这样才能彻底的打开东南翼江海角发展的空间,形成滨江临海发展的大格局。

  市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区域调整,不过两镇并入唐闸区后,行政归口由唐闸区跟霞浦县协调,市里就不再过问。

  之前乡镇划并的协调工作,一直都是何清社负责,不过到二十八日下午,在省里正式批文下来的第二天,唐闸区里召开常委会议讨论梅溪、鹤塘两镇的财政及建设规划,沈淮作为镇党委书记,就只得与何清社一起列席会议,去面对区里的“大佬们”。

  赶着有好几十个上访群众堵门,沈淮让褚强把车停在区委区政府大院外面,他与何清社走进去。

  不晓得是坐车给围访群众看到眼底,沈淮与何清社刚要进大门,就听到有人围上来喊:“他们也是当官的,我们厂的事,必须要抓住当官的才能解决……”

  看着有三五人闻声就要围过来,沈淮垮脸而笑,说道:“不要误伤无辜啊,我们只是来区政府求官老爷办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