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零九 秋收(求订阅)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你小子说的有道理,过往却未曾发现,你的文采也是如此优秀,我也差点儿忘了,你是个军伍出身,到底还是带着一股子军伍中人的气息,若是将你留在朝堂,实在是屈才了,好吧!那么我就遂了你的意愿,到时候,你就回军中去吧!”

  唉?

  苏宁猛然间想到,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尼玛!难怪,听到这种话,李二陛下如何不会赞赏?在这个李二陛下要借军威打击文风的背景之下,这样的诗作,绝对是李二陛下手中的利器,苏宁也可以想见李二陛下会用这首诗做什么样的文章,但是现如今最大的影响,却是李二陛下误以为自己心系军中,想要从军征战,而不是在朝堂上治理国家……

  所以苏宁有些郁闷,这不就意味着自己的定位将被定义为军中大将而不是朝堂的治世能臣?苏宁一开始试图避免军中实权领兵职位,试图让苏定方代替自己掌握这样的权位,自己在朝廷中做出更多的改变更可以了,掌兵之权,一门两子有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但是如今,显然李二陛下已经决定要让自己也成为军中将领了吗?

  一门两子皆为将领,历史上倒也有过,但是貌似结局不怎么好,比如蒙恬、蒙毅……

  时间渐渐推移,盛夏已经到来,夏天已经来了,秋天还会远吗?越接近这个时候,不单单是李二陛下感到纠结,感到坐卧不安,苏宁也是一样的感觉,毕竟是后来的作物,跨越千年的时空,还可以在另一个时空茁壮成长吗?不过和李二陛下不同的是,苏宁具有可以随意查看这些农作物生长的能力,所以当苏宁抽空又跑了一圈三原县封地之后,那颗心就彻底的安顿了下来。

  后院子里成长的土豆和玉米情况非常好,至于暖房中的那些蔬菜也相当不错,最让苏宁担忧的就是水稻,已经嘱咐了那些农民要多浇水,虽然唐初关中之地相当肥沃也不缺水,但是毕竟是水稻,即使是后来可以生长在北方乃至是东北之地的粳稻,也是需要水的,所幸八水绕长安,长安之地不缺水。

  随意看着这些稻子茁壮成长的模样,苏宁非常满意,而且这种架势,明显的比起旁边种植的麦子要好得多,一大群农民围在水稻田周围啧啧称奇,就是三原县令王元也非常关注,越是临近秋日,他就越是关注这少少的两亩地,尤其是他亲眼看到了这两亩地稻子的生长情况之后,更是几乎每日必到。

  当初苏宁对他说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元渐渐的理解了,原来是这么回事,若是当真成了,那么,自己能够如何……

  苏宁去看的时候,那两亩地周围甚至搭起了好几个凉棚,有不少县衙的士兵蹲点在那里仔细查看,简直是把这里看的比监狱还要严密,摆出一副闲杂人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