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16 德国制造是怎么站起来的?_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了制造钟表的瑞士,另外一边就成了制造机械设备的德国。

  不过你要知道,在大阴帝国崛起的时候,德国人制造机械设备的水平可相当不怎么样。

  那时候他们只会一味抄袭大阴帝国的技术,比如蒸汽机,缝纫机等等。

  当时的德国造可是大名鼎鼎的劣质产品,除了便宜就是一无是处。

  当时英国人为了让本国消费者能区分出哪件商品是本国造,哪件商品是德国造。

  才强行让德国进口来的商品,打上德国制造的标签,从而就有了产品溯源的起源。

  更让英国没想到的是,那个时代是假冒伪劣产品代名词的德国造,会在一百多年之后,成为精良产品的代名词。

  而德国制造之所以在后面,能够后来居上。

  也完全是因为大阴帝国自己的锅。

  就比如后来他们殖民全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之后。

  他们发现这钱也太好赚了,只要从殖民地贩卖一些资源会本土和欧洲,就不愁卖。

  再把本土和欧洲采购进来的工业制品,拿回到殖民地去倾销,那钱就如同流水一般的进账了。

  这钱赚的太容易了,还搞什么研发,搞什么制造提升?

  根本就没必要嘛!

  而另外一边刚刚统一的德国,却发现他们根本就没资格过上和大阴帝国一样的舒坦日子。

  因为他们在海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殖民地。

  所以俾斯麦上线之后,首先就进行了教育改革,首先实现了全民基础义务教育。

  让小孩子必须进学校读书,然后还开办了多所大学。

  并且因为多年在寒冬中苦熬出来的死板民族性格,他们也并不喜欢搞什么浮夸的学术论调。

  他们更加讲究实用。

  几乎所有的大学学科,都要与实践像联系。

  并且创办了最好的技工培养体系,而这才是德国制造,从假冒伪劣产品变成世界顶级工业品的关键。

  而这套技工培养体系,在肖锋调研了德国的发展史之后,他认为这个体系,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东西。

  虽然我们天天喊着大国工匠,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完整的技工培养体系。

  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大工匠,说实话也就只能在国有企业的体系里存活。

  如果实在私营企业的工厂内,这样的工匠根本就活不下去…

  毕竟培养这样一个工匠,那需要花费的时间,资源可实在太多太多了。

  对于那些私营企业而言,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我们国家,很多人都存在这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工厂里一线的工人,怎么可能比得上坐在办公室的工程师?

  那些伟大的工业发明,就应该都是那些坐在办公室的读书人搞出来的。

  可实际上,这才是大错特错的理念。

  事实上,就全世界范围而言,真正能够搞出工业技术创新和突破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