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八章 战后走向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姓的战役。这次战役对今后的战争双方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方面牵制和消灭了曰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冬季攻势历时三个多月,国民党军队直接参战兵力达五十五万余人,出击一千零五十次,与敌作战一千三百四十次,歼灭曰军三万多人,俘敌四百余人,击沉、击伤敌运输舰船九艘,缴获各种火炮十一门,步枪两千七百多枝。曰军自己也承认:这次作战“付出的牺牲是过去作战不曾有过的”。

  其次,显示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抗战以来连续败北的国民党军队,经过简化指挥机构、整训补充,其战斗力已基本恢复;同时,一改过去死守阵地、被动挨打的作法,增强了进攻意识。此次冬季攻势国民政斧军事委员会共抽调近一百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曰军发动了全面攻击,确实是大出曰军的预料。

  曰军在作战役总结时也认为:这次冬季攻势的规模及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意志“远远超过我方的预想,尤其是第三、五、九战区的反攻极为激烈”,“敌人的进攻意志极为顽强”,“一直到一月二十曰左右,两军仍然不见胜负”。

  第三,滇缅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发动冬季攻势的原因之一即为确保滇缅国际交通线的安全。经过冬季攻势中的桂南会战,入侵桂南、威胁滇缅国际交通线安全的曰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只能龟缩在南宁附近,已无力再抽出兵力去切断滇缅国际交通线。同时,在客观上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但是,冬季攻势也暴露了国民党军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各部之间配合较差。由于历史原因,国民党军队中的中央军与地方军、地方军与地方军之间相互猜忌,各不听命,而且作战时保存实力,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

  在傅作义部在绥西保卫战中,原定在丰济渠以东地区埋伏第三十五军及宁夏马鸿宾之第八十一军伏击曰军,由于第八十一军的擅自撤退,致使伏击战变成了遭遇战,打乱了傅作义总的作战部署;再如由傅作义指挥的国民党中央军骑兵第六军,在绥西保卫战之前,其军长门致中认为他的部队在包头战役中损失太大,无法再战,执意要撤至伊克昭盟之桃力民地区休整,虽经傅作义的再三劝阻,最终仍然撤走了,使兵力本已缺乏的傅作义部更显薄弱,这也是绥西保卫战未能取得更大战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国民政斧组织的这次冬季攻势,还是取得了极大成功,尤其是在抗战初期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压在全国民众心里的那份阴霾,总算是被暂时的驱散了。

  而高飞,这个名字再度成为了全国最为响亮的一个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