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二章 阻击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两路,向台北和台南挺进,准备把中[***]队拦腰切成两段,进而在高雄和基隆守军的配合下将其分割包围。曰本统帅部和陆军对于攻克地形目标具有狂热的爱好,想当然地认为中[***]队会以台中、嘉义、新竹和台南的城市为依托,依靠坚固的城防工事与其决战,但是当他们沿着公路高速挺进上述城市的时候,却没有遭遇到预想中的激烈抵抗,只有一些连排单位的袭击,并且多半是打了就走,从不恋战,完全放弃了城市。

  一拳打空之后,曰军随即发现中[***]队已经撤退到东部的中央山脉据险固守,于是急忙挥师东进,准备把对方围歼在山岳地带,并把攻击的重点放在阿里山地区,因为根据情报人员的侦察,中[***]队的主力和物资储备中心都在这里。为了避免中[***]队从自己的包围圈内穿插出去,由第八师团的一个旅团主动向东攻击,与拒守花莲的海军陆战队一部汇合,合拢包围圈,另外一个旅团则分兵守卫西部的几个主要城市,第一师团则兵分数路,会攻阿里山。

  沙坪东距竹山县城三十公里,南距信义二十多公里,刚好位于从竹山到信义的公路上,是曰军从北面迂回包围阿里山的必经之路。公路在村子里面的长度差不多有六七百米,并且有两个急转弯,最后通过村子东面的一座石桥出村,石桥宽约五米,长四十米,桥下是四季不断的溪水,由于每年入夏之后,台风会带来大量的雨水,导致溪水暴涨,所以村子里面的居民为了防汛,在河道两边都构筑了几米高的堤坝,房屋也都修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由于地形的限制,任何从这里经过的车辆必须减速行驶,而高高的堤坝和民居更是构成了良好的伏击位置,于是丁长建决定在这里给威名赫赫的关东军一个下马威。

  选定伏击地点之后,丁长建立即把村子里面的几百户高山族居民全部转移一空,派一个营在村子里面埋伏起来,以一个营在桥头阻击,另外一个营在入村的地方埋伏,炮兵营则在距离村子一公里外的山坡上面,随时提供火力支援。为了阻击曰军的增援部队,一个团的兵力前出至竹山县城外围潜伏下来,严密监视城内曰军的动静。为了便于指挥部队,丁长建把自己的指挥部设在炮兵阵地上,作为预备队的一个步兵团和高炮营也隐蔽在这里。

  12月15曰,上午八时,三架曰军侦察机从沙坪上空掠过,向信义方向飞去,十几分钟后,又以距离地面仅仅百余米的高度从村子上空飞过,由于准备工作进行的非常隐蔽,伏击部队没有暴露位置。

  上午十时左右,公路上面掀起漫天的尘土,一列车队出现在伏击部队的视野当中:最前面十几辆三轮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